用影像记录文化遗存,用真情送欢乐下乡。在元宵节即将来临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以一种特有的方式,上演了一出新春走基层的好戏。 从年春节开始,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用三年时间跟踪记录武汉市黄陂区潘黄村的跳“僵狮子”这一民俗活动,真实地记录并还原这一散落在民间的珍贵文化遗存,制作了一部40分钟的人文纪录片——《僵狮子》。该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年四川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入围奖。 僵狮子,又称“将军狮子”,是一种舞狮的游狮活动。据传起源于唐代,现在仅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农村一带。每年春节期间,散居在各地的黄陂人回到家乡,参与、观看跳“僵狮子”这种一年一度的乡村狂欢。 每年春节前,各村都会由村里的“头人”(当年玩狮子牵头的人)负责组织年后的跳僵狮子的活动,春节前后着手收“灯钱”(玩“僵狮子”的费用筹集)、选“马脚”(即玩“僵狮子”的人)、“搭红”(村民在狮子头上挂祈愿符)。正月十三开始“启灯”,“僵狮子”便踏上了一段神秘旅程——每天都要走村窜户,为各家各户祈福消灾,一直到正月十七“送灯”结束。 游狮之前,“马脚”头緾红巾,跪在香案前,然后四周锣鼓齐敲,鞭炮轰鸣,在振聋发聩的锣鼓鞭炮声中,在浓烈的梵香熏呛之下,头缠红巾的“马脚”全身不停地抖动,口中念念有词,好象自称自已是刚下凡的神,就会被“僵”住,游狮由此活动开始。在游狮过程中,僵住的马脚们一直跟着狮子,好似神仙,可以号令一切,甚至可以鞭炮缠身炸,在半梦半醒中,翻转腾挪,狮子也舞得出神入化。 潘黄村是黄陂一个人口不过百户的小村庄。纪录片《僵狮子》就是以潘黄村的黄才学、黄四为纪录对象,真实地记录了这一老一少跳僵狮的心路历程和游走在梦幻与现实状态,讲述了一个传统文化在坚守与放弃、传承与消亡中交织、碰撞、冲突的故事。在记录喧嚣狂热的锣鼓声、人喜神欢的盛大场面背后,以人文情怀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