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新兴学科的孕育和创新来自何处?溯本追源,往往产生自学科间的交叉边缘地带。不同学科通过概念移植、理论渗透、对象整合、方法互补、功能融合等方式,能够形成跨越单一学科边界的新型学科体系。数字医学,就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数字技术泛指信息科学通过数字输入的技术,通俗地讲,主要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很大的应用覆盖面,涉及医政管理、医学教育、图像处理、虚拟仿真、资源共享、临床诊断、术前设计、术中导航、远程传输、海量存储等。1、数字医学回顾 医学数字化的起步,当推20世纪70年代CT的问世,该项技术首先在医学图像的处理上实现了数字化。随后,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等,使得医学图像的处理进一步精密化、功能化。迄今为止,医用医院的影像学专科应用最多、覆盖面最大、涉及的仪器设备最精湛。 2我国数字医学发展重大事项 美国和韩国为了建立图书馆的人体数据库资料,先后通过尸体的精细切削,提出了可视人计划、虚拟人计划和数字人计划等。那么,我们国家要不要开展该项研究?能不能开展?如何开展?大家都胸中无数。年,在北京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次学术讨论会,由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华、首都医科大学罗述谦共同担任执行主席,来自不同学科的40多位学者参加,揭开了我国数字人研究的序幕。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为“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技问题”,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性质,主要用意是要开始进行相关探索。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通过2年多的实践,至年我国已经建立了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人体数据库,并且初步制作了一些虚拟仿真软件,大大鼓舞了士气。同年召开香山科学会议第次学术讨论会时,专项研讨的主题已经是“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的应用与发展”,开始在数字医学的应用和发展上。泼上浓墨重彩。 年,《科技导报》报道,最高分辨率“中国数字人男1号”诞生,这则新闻入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表明这个科技领域备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