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怎么才能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闻信息呢?概括起来就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多看看,多问问,多想想,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就会在平凡中发现伟大。事实上,许多“鲜活”的新闻,就蕴藏在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只有到生活的激流中,才容易抓到活蹦乱跳的“大鱼。”

记者要注意抓典型。只有了解一般的,才能辨别个别的;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比较旧的,才能发现新的。新闻就是来自新与旧的对比中,新与旧是相比较而存在。训练记者的发现力,必须从研究原有事实开始,并以此为基础,头脑里形成一条原有事实组成的“地平线”,这条线越清晰,记者的发现力越强。任何一个新事实冒出这条“地平线”,记者就有可能发现它。

1.闲谈中捕捉信息

《北京晨报》记者薛晖所写《学者不得为商家当“托儿”》,曾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他在谈体会时说,这篇消息的素材是自己在与朋友闲聊中发现的。聊天时,朋友说起最近的一次中国生化学会,出台了禁止会员利用学术会组织之名为商家当“托儿”的“家规”。旁人看来不起眼的业内事件,在职业记者眼里却是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因为科技界中,学者与商家相互利用的现象日渐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忧虑在于,仰学术机构之盛誉的普通公众,有可能成为这种互相利用的牺牲品。记者从朋友的闲聊中嗅出科技界反思、自省的气息,这件事正是记者苦心寻找的绝好话题。

前述北大学子落魄街头卖肉事件,也是记者从闲聊中很偶然地发现。一次,陆步轩的一位高中同学和西安一家电视媒体的记者吃饭,无意中说起陆步轩的遭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引来了这家媒体的采访。采访播出后,眼镜肉店顾客盈门,生意奇好,上午10时,清晨进的斤肉就全部卖光。当地媒体的报道迅速引起了广泛







































济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xw/99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