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湖北潜江创新养殖模式丨联户养 潜江市积玉口镇是虾稻共作的发源地。但是,该镇地势不平,农民承包土地小而散,田埂纵横交错,一个百把亩面积的垸子,常常是几十家共有。一个田垸内,地上的稻子可以分开种,水里爬的小龙虾却不好分开养,稻田养虾遇到困难。 该镇古城村有一群农民,探索出了“联户养虾,分户种稻”的新型合作经营模式,种稻养虾两不误,户均增收过万元。如今,此模式在当地得到推行。6月23日,来到古城村,采访这群“养虾合伙人”。 三角垸的股东们经常聚在一起商量养虾事宜 逼出来的合作每一年6月,三角垸总是古城村村民议论的热门。“今年收了多少虾?”“每人分了多少钱?”…… 三角垸“垸长”柳保财揭开答案:今年小龙虾纯收入8.8万元,合作养虾的10户农民,每户分到元。 三角垸联户合作养虾的故事还得从年说起。 积玉口镇是潜江市唯一的一处丘岗地,低洼田多。年,利用低洼田,这里的农民率先探索出“虾稻连作”模式,开启潜江乃至全省小龙虾养殖的新时期。 古城村七组三角垸就是一块典型的垸子田,有78亩面积,实行制时分包给10户,每一年农民种完一季中稻后,田地闲置。 今年60岁的柳保财是一个有头脑的人,看着田地有大半年白白荒废,便想到养虾。可是,由于田与田之间的土埂低,当他往自家6亩多田里灌水时,水很快漫到了周边田块,一投虾苗,虾子便到处乱窜。 怎么办?柳保财找到其他9户农民,提出“联户养虾,分户种稻”的合作想法:把田块统起来,每一年10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联合养殖小龙虾,不管田块面积大小,一户算一股,合计10股;5月底起虾后,将垸中水抽干,再各种各的田,各收各的粮。 提议很快得到大家的赞同。柳保财牵头召开户主大会,户均集资元,对垸堤进行加固,拉上防逃,同时在垸内四周开挖虾沟。年10月,收割完中稻谷以后,投入了第一批虾苗,次年收益10万元,户均增收过万元。 统与分的智慧一个组织,必须有个牵头人。10户农民通过抓阄的方式,产生一名垸长和副垸长,每一年“抓”一次。垸长、副垸长组织大家一起弄生产,安排灌水、上肥、捞虾等。今年,柳保财“抓”为垸长,戴万清“抓”为副垸长。他们一人管钱,1人管账,平常事务共同负责。“一年最忙也就一个月时间。”小龙虾收获期,农户夜间轮番值班和巡查,小龙虾销售期,选出有心的农民担负监督员,对销售价格、进账款等监督把关。 生产开支共分摊,经营风险共承当,卖虾收入当天分。三角垸的合作规则虽然没有白纸黑字,但每一户农民都自觉遵从。 看到,三角垸里的田块已插上中稻秧苗,周边统一装上生物杀虫灯。柳保财告知我们,生物杀虫可以避免农药对小龙虾品质造成影响。 从年至今,10户农民1合作就是10年,有默契,但也难免有分歧。“靠的就是包容2字。”戴万清坦诚地说。投工投劳时,哪家农户临时有事,其他人搭把手;出资时,哪家有困难,其他人帮忙垫付。“劲往一处使,有钱一起赚,小事情就不计较。”三角垸农民潘芝军说。 乡邻纷纭效仿三角垸的故事传遍积玉口镇,其他村组的农民纷纭效仿。 古城村6组禹庙咀垸,68亩地,24户人家共有。村主任张义权是24户其中之一。受三角垸“联户养虾,分户种稻”启发,年张义权提出,将24户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6户,轮番坐庄养虾,4年一个轮回。“人少,事情才好协商。”张义权说。24户怎样分组?哪一个组先坐庄?全由抓阄产生。今年恰好轮到张义权这1小组坐庄,5月底虾子销售终了,一共卖了9万元,小组每户分得1.5万元。 宝湾村二组郑主俭等5户共有60亩低湖田,实行合作养虾后,年户均增收2万元。“该模式解决了农户承包地碎片化的问题,统分结合,灵活经营,让农民普遍受益。”积玉口镇副镇长刘其富说。 年,潜江出台土地流转、养殖补贴等政策措施,引导农户合作养虾,鼓励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连片养殖、规模化生产,目前全市已建成26万亩小龙虾养殖基地。 据了解,下一步潜江市将借助土地确权,推动农村土地按户连片经营。 机制有待优化今年虾子收获分钱后,柳保财隐隐有些失落。 为啥?今年是小龙虾市场行情最好的一年,但三角垸收益却是历年来最低。 粗放式养殖致使效益下落。除第一年投过一次虾苗和饵料,后来基本“靠天收”,种质资源退化,今年每亩小龙虾产量仅50斤。 三角垸10联户也曾讨论过要投放虾苗和饵料,经计算,每户需先期投入几千元,但有几户不同意,认为不投入也有收益,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因而,这事被搁浅。 随着稻田养虾发展成熟,周边很多农民探索出了升级版“虾稻共作”,一样的面积,产出更高,眼看着他人一步步超出,三角垸10联户开始着急了。他们请来了潜江市水产局专家周浠,为三角垸出谋划策。了解情况后,周浠就三角垸的合作模式提出了改进方法。 前不久,三角垸集体开会约定,每户出资元,用来增投虾苗、饵料,虽然目前仍有两户反对,但柳保财、潘芝军等农户这次铁了心,说“少数户反对也拦不住”,并提出一个折衷办法:那两户的元投入先由大家垫付,等明年卖虾后再结算。“相信明年一定有个好收获。”柳保财充满信心。 专家点评 应对耕地碎片化的创新之举 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现实,由于几亿农民向23产业转移有个进程,耕地碎片化问题还将长时间存在。 耕地过于零碎,存在很多弊端,如不适宜机械化作业,不适宜发展必须连片经营的产业。古城村农民的三角垸合作模式,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破解耕地碎片化与范围经营之间的障碍,充分体现了民间智慧。“联户养虾,分户种稻”,提升了土地产出率,既激起了家庭经营活力,也弥补了家庭经营的不足。这类有统有分,统筹效力和公平。 固然,三角垸合作模式还处在原始阶段,有待完善。如,口头协议,抓阄情势,简单化决策,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只有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效益,合作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湖北 沈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xw/5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