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大泰州 22日,吉林、甘肃、浙江、四川等4省率先公布高考成绩,拉开了今年高考放榜的序幕。今日(23日)起,更多的省份将密集公布高考成绩,多地规定,成绩揭晓后,考生若有疑议 考生可申请成绩复核仍有异议可再申请仲裁 每年查分后,申请成绩复核成了一些考生的选择。对此,广西、湖北、福建等地今年也相继出台成绩复核办法。 以湖北为例,根据《年湖北省普通高考成绩复核办法》规定,对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到报名所在地的教育考试机构申请成绩复核,每名考生只能申请一次成绩复核,申请科目数不限(最多4科)。复核科目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科目、技能高考文化综合科目。 《办法》指出,考生对复核结果仍存异议的,由专家仲裁组再次进行复核,并做出最终认定结论。对此仍有异议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广西则明确指出,仅受理考生本人对普通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及文科综合科目的成绩复核要求,允许考生申请成绩复核的内容包括:考生相关信息是否正确;是否考生本人答卷;是否有漏评;小题得分是否漏统(登);各小题得分合成后是否与提供给考生的成绩一致。 “内部招生指标”勿轻信教育部门支招防招生陷阱 为更好地服务考生填报志愿,给予考生“特别提醒”,各地纷纷发布“考生须知”,内容涉及志愿填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各类院校信息、各类专业选择等方面信息。 以江苏为例,江苏教育部门针对考生可能遇到的志愿填报疑问,列出了包括“网上填报志愿注意事项”、“填报志愿前应了解哪些信息”等20个疑问,并逐一进行了解答。 北京、辽宁的教育部门则针对相关志愿设置进行了详细解析,说明了相关政策,并点出了注意事项。 此外,每年高考放榜后到招生录取期间,都是招生诈骗案件高发期。对此,有关教育部门,也纷纷支招防骗。 近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陈明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或“计划外招生指标”,如果有人自称是院校招生人员或有特殊关系,考生花钱就可以拿到“内部指标”或者“计划外指标”等,肯定是骗局。一旦遇到招生诈骗,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针对目前有培训机构的志愿填报服务,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区要加强对相关培训机构所做的志愿填报辅导广告加强监管,一旦发现虚假广告和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心理专家指出,高考出分的前后几天,是学生心理问题高发时间段,在医学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应激性精神障碍。那么考生哪些行为应格外注意?面对考生的情绪问题,老师和家长如何应对呢? 高考成绩出来前后 这四种典型心理状况需格外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