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后十五日 斗指子,为冬至。 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 日南至,渐长至也。 漫漫长夜,思乡最盛 冬至,又叫“冬节”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先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冬至日,白昼全年最短,黑昼最长 有《汉书》为证:冬至阳气起 (腌制腊肉,湖北宜昌地区在隆冬时节关于美食最重要的农事之一)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如此解释冬至: “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我国古人将冬至物象形象总结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 (蚯蚓是阳伸阴曲的动物,冬至时节,虽然阳气已开始萌发,但阴气依然极重,蚯蚓在土中呈蜷缩状,如绳子一样纠缠在一起) 二候:麋角解 此时,麋感受到了阴气的衰退,麋角开始退落 麋鹿,头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世界珍稀动物。原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石首地区在80年代设有麋鹿自然保护区。 三候水泉动 冰冻了一个冬季的山泉、溪流因感受到阳气而温热地流动起来 关于冬至节 *关于冬至的最早的记载,来自《周礼》,在周代,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被当作新年正月对待 ——《周礼·春官》: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玉璧,古人祭天的礼器) *在汉代,“冬至节”的叫法正式成立,并上升为为国家法定假日 ——《史记·封禅书》写到: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 (泰山,五岳之首,古时天子逢重大节日,有登泰山的传统) 冬至时节,不仅军队休整,连官员百姓都处于休假状态,放松身心啦! ——《后汉书》: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食俗 冬至吃饺子,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这个风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相传吃饺子的风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 (饺子已经不只是一味美食,更是一种图腾,一种文化符号) 在北京地区,不仅吃饺子,还流行“冬至混沌夏至面”的习俗。据说最初的缘由是希望能平息战乱,祈盼太平 (北方叫馄饨,南方称之为云吞;在我老家枝江,我们叫ta“包面”;皮一定要薄,陷不能多,汤要清,葱花要细,撒几粒虾米就更美了) 台州地区,冬至要吃“擂圆”。又叫“冬至圆”。嘉兴地区要吃“桂园烧蛋”。江西一带要吃著名小吃“麻糍”。姑苏地区要在冬至夜喝自酿的冬酿米酒,加入桂花,配上卤肉,那种味道,真让人醉了 (上图依次是”擂圆“、”桂园烧蛋“、”麻糍“) 江南水乡一带,流行冬至吃赤豆糯米饭;陕西地区,则流行冬至吃红豆粥。叫法不同,吃法近似,寓意也差不厘,同为驱鬼防疫。 台湾地区的冬至节节日食品,也用糯米制成,叫“糯糕。时至今日,糯糕仍是台湾地区冬至祭祖时的重要供品。 当然,南方地区最有名的冬至食品当属汤圆。在广东潮汕一带,冬至这天游子们都要赶回家过节,敬拜祖宗,吃上一口汤圆,享受久别后的团圆。 关于冬至养生 冬至的吃,除了解馋,更重要的便是养生。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气始于冬至“,冬至也成了养生的最佳时机。 有种说法叫”冬至吃萝卜,赛过小人参“,这其中的妙处自不必多说,不仅有食用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呢。萝卜全身是宝,有抗癌、降压、止咳的功效 另外,冬至可以多吃些坚果,如核桃、栗子、杏仁、花生等,不仅当零食磨牙儿消磨时光,还可以强心健体呢! 结语 诗人杜甫有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寒冷的冬至,数九天寒,在古时竟如此重要,成了喜庆的节日。只因古人们豁达地看清了事物的本质,阴极而阳衰,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即如此,那就让我们满怀乐观和自信,走进下一个节气,迎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吧! 白癫风病的图片白癜风的饮食医疗问题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