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湖北之声”,和我做朋友!

  明天,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将在新加坡进行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历史性会面即将展开!

会面时互称“先生”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介绍,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张志军说,两岸领导人此次会面,将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等重大问题,以维护和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先生”一词,从何而来?

  此次会面两岸领导人见面时互称“先生”,或许会让人想起,当年毛泽东和蒋介石也曾在书信电报往来中称对方为“先生”。

  “先生”一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个称谓,但在不同的年代、时期其指代的对象也不尽相同,山东大学教授冯大诚系统梳理了“先生”一词的渊源与流变。

春秋:父兄长辈的意思

  古代汉语最早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的,因此,先生就是先出生的,先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后来,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组成的词,先生这个词早期的意思是父兄,是长辈。春秋时期的著作《论语》里记载,孔子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的“先生”与“弟子”相对称,就是父兄的意思。

战国:年长而又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期,就把社会上年长而又学问的人,尊称为先生。所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书籍中,就到处可见对话中称对方为先生。如程子对墨子说:“若先生之言,则是不誉禹、不毁桀纣也”,这里的先生指墨子。

近代:对普通人的称谓

  到了清末,西方的称呼传入我国。于是,中国人也就有了张先生、王先生等对于普通人的称呼。对人的这种称呼不卑也不亢,平平常常,在民国期间最为流行,到五十年代初仍然盛行。同时,受英语的影响,把丈夫称为先生的说法也开始流行。已婚女性称对方的丈夫为“你家先生”,称自己丈夫为“我家先生”等等。

尊称:不分男女

  先生是一个对他人的尊称。从总体上说,教师是一类有学问的人。所以,后世尊称教师为先生。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同学们都仍然是把先生与老师混着称呼的,即有时候称先生,有时候称老师。而家长则把教师这个职业和对教师当面的称呼都称为先生——无论男女教师都称先生。

  传统的汉语词汇中,子,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女性。先生也是如此,从来没有说一定要是男人。但是,中国几千年来就是男子占着社会的主导地位,所以“先生”这个词也长期只被男人所占有。

  △冰心先生、杨绛先生

  到了近代社会,一些女士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学习文化,学习科学,参加政治斗争,参加经济建设,参加文化教育活动。她们的学问、智慧、勇气、道德文章,她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比起男子来毫不逊色,她们得到了人们的尊崇,人们也把“先生”这个称呼赋予了她们。

  像何香凝、宋庆龄这样的政治家,杨荫榆、冰心、杨绛这样的教育家、文学家,吴健雄、何泽慧这样的科学家等等,人们都尊称她们为先生。

依靠脑力工作的人也称“先生”

  千百年来,除了教师之外,人们把所有主要依靠脑力贡献社会、维持生计的人也都称为先生,称医生为郎中先生,称会计为帐房先生,称说书艺人为说书先生,称画师为画画先生,如此等等。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科院之声)

经典湖北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汇报演出——声音致敬经典,将于11月15日在汉阳升官渡武汉海宁皮革城举行!金话筒奖获得者、诵读大师、经典诵读大赛顶尖选手再聚首,为您诵读经典!想去现场一睹他们的风采吗?文字回复“经典”了解详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xx/137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