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一文去哪儿了?为什么要更换40%的课文?最近,语文出版社的新版语文课本,引发的舆论有些波折:从被误解而遭“讨伐”,到澄清事实获得点赞。   事实上,无论是压缩鲁迅的文章,还是收录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每次语文课本修订,都能引发一次大讨论。语文课本的大讨论,折射出的是国人的文化诉求——注重本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等。   话说半句坑惨网友   网传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课本撤掉了《南京大屠杀》一文。消息一出,网友们顿时开始在微博、   这则消息的前半句正如网传一样,问题是,没说后半句——《南京大屠杀》一文被换成了同题材的《死里逃生》。语文出版社发出声明,称网传的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混淆视听”。   语文出版社在声明中还给出了更换篇目的原因:张纯如所写《南京大屠杀》一书的片段《死里逃生》,不仅写了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而且刻画了一个普通中国妇女李秀英,在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暴行面前智勇双全、勇敢反抗的事迹,感人至深,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据了解,今年秋季,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多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   原来是“虚惊”一场。不过,还是有媒体建议,为了避免教材修订屡遭误读,应该建立严谨科学编教材与公开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机制,让专家学者的编辑行为与社会公众的   前几年,语文课本减少鲁迅的文章,引发大量讨论;收录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又引起了争议。为什么每次语文课本修订,都会成为舆论沸点呢?   误会解除了,但是这个话题不但没有冷却,反而更热了。原因是,网友们想知道,课本还修改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要修改?   更换40%古诗大增   除了《南京大屠杀》的更换引发热议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被换为《智取生辰纲》等也备受   改动远非这些。据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新修订的教材40%的课文被更换,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15%。   王旭明表示,此次语文版教材“大换血”的原因和原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文质兼美。   比如《谁勇敢》一文,有些老师希望能留下来,但最终还是删掉了。王旭明解释说,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其他孩子不受马蜂蜇,用身体扑向马蜂窝,虽然保护了别人,但自己却受伤了。文本的结论是这个孩子最勇敢。我们认为,对孩子来说,这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应倡导这种行为。   对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什么被替换,网友们普遍认为是由于与现代和谐社会导向不符。当然,也有人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文学价值很大,撤掉可惜。“描述三拳,分别用颜色、味道、声音来做比喻,寥寥数语,令人拍案称奇。让学生学习这样的写作手法,很有价值。”   其实,更换虽多,但一些优秀的传统篇目还是得到了保留。比如,保留了体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小英雄王二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等。   此次教材修订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是,古诗文比重加大。“目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足,这是语文课本普遍存在的问题。”王旭明说。   新版教材里,一至六年级反应中华文化的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七至九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40%,并且每册安排两个单元的古诗文。   对于此次修订,不少一线教师也表示了肯定。知名语文特级教师张赛琴认为,新教材小学阶段的选文文质兼美、贴近儿童生活,语言大都活泼、生动、趣味很浓。练习设计的梯度也比较合理,体现了对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视,同时又   非语文版我们淡定   在很多家长和学生   “济南用的是人教版,和我们无关。”“成都用的是北师大版,影响不到我们。”……   据了解,年,教育部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一纲多本”政策。教育部出台教育大纲,各地方可根据大纲来自主选择教材,而各个出版社也开始编纂出版自己的教材。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除了语文版外,还有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鲁教版等10多个版本。因此,此次语文版修订,其影响面并非像有的网友想的那么大。   虽然可能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网友们还是很愿意加入到这场讨论中。不难看出,在目前的网络舆论中,语文版教材修订其实只是个由头,很多人是借此事表达自己对语文与文化的看法。   例如,有网友希望新版教材不要过分“西化”。他举例说,以前我们学习“矛盾”这个词,使用的是中国古代卖矛与盾的故事。现在翻开课本,不管是内容还是配图,都是西方的。“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习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这名网友说。   对于网上的“西化论”,王旭明也作出了回应:我国对教材有十分严格的审查制度,不是个别人和出版社的意志所能决定,意识形态绝对不会出问题。

  有分析认为,语文版教材修订只是讨论的开始。据媒体报道,参与语文教材修订的相关老师透露说,对中小学语文课本进行修订是新课标的要求,其他版本的课本也将修订。而且,不但中小学语文课本要修改,历史、思想品德等科目的课本也要改。

  链接:语文教材演变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50多年的中小学教材都是全国统一编写的,即所谓的“一纲一本”时代。在这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各地的中小学通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语文教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出版并长期使用的全套语文教材,开创了许多第一,例如,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的数量第一、编写专家的实力与人数第一等。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正式放开了教材的编写权。此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启动实施“一纲多本”制,即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由一些出版社组织编写义务教育学科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即可发行。各地区或学校采用哪个版本教材,原则上可以根据地域特色、学生特点自主选择。一时间,在教育部语文大纲框架内,各套语文教材都把追求特色作为目标之一。语文教材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语文教材一枝独秀的时代结束,百花齐放的时代开始。







































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看的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xx/107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