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大连海事大学MBA、MPA教育发展论坛在专业学位教育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MBAMPA教育的发展形势、政府改革、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朱正威教授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的报告。

  小专整理了部分报告文字摘编,分享上来,以飨各位读者。

  中国现在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期,公共政策目前面临很多问题,从去年到现在有好几件事情让我们比较纠结。比如去年三月重庆“医改”,把重庆作为试点,实施国家的医疗改革政策,各个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由于改革后部分收费增加,民众反对,一周后就被叫停。但是之后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主动回应说重庆“医改”的方向是正确的,这让我们很困惑,对于一个被迫叫停的政策还能说方向正确是不是合适的?这说明我国公共政策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今年在江苏和湖北都发生了家长到政府门前聚集的事情,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起因于教育部支援中西部建设招生协作计划的实施方案,把一部分省市的招生指标调给中西部地区,主要是西南地区,这在江苏和湖北引起轩然大波,政策本意是要调节区域之间的差异,但是却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的争端。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有年龄的延伸的,同时也有很多潜在的目标群体。尽管江苏和湖北政府作了回应,但这件事情仍继续在引起讨论。

  在我国,出租车改革始终是一大难题,有了互联网平台和优步、专车后又引发了许多问题,出租车管理的改革始终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交通部宣布从年年底开始启动这项改革。西安也发生了全市出租车罢工的事件,但是全市人民一致讨伐出租车司机,纷纷表达不满。

  从全国各地的情况看,政策评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四川遂宁是比较早进行政策评估的地方,该市年共评估件,其中工程项目类的件,政策改革类的只有75件;北京、上海和江苏都是“稳评”工作比较成熟的区域,但政策稳评的比例也不高。江苏省近两年共完成“稳评”件,但政策类的仅件;上海市从年至年共完成项评估,其中政策类的项,占29%。北京市年到年完成评估件,工程项目类的件,公共政策类的项,政策类仅占总数的17%。说明政策评估在生活中是一个弱项,政策评估找谁来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公共政策评估是一件备受各方   我让我的学生做了一个研究,知网的数据从研究关键词词频、关键词共现、研究方向聚类分,发文单位以及作者-关键词的2模网等指标着手进行分析。

  虽然CNKI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趋势,但是由于期刊代表性的问题以及导出的题录不含引用文献,所以在分析高被引文献和涌现词方面,使用CSSCI数据,这部分数据较好的反应了国内领先水平;对于国外的数据运用的是SSCI的数据。

  在数据收集方面,收集时间为年5月25日,在中文数据库CNKI方面,以“公共政策”为主题词搜索,时间设置在-年,文献类型设定在“期刊”,研究类别设定在“哲学人文社科”、“社科I”、“社科II”以及“经济和管理科学”,经过筛选,剔出书评、新闻报道、纪实介绍等非研究类文献,得到篇文献,并导出题录。

  在CSSCI用同样的主题词、年限及类别搜索得到文献篇。在SSCI库中,搜索主题词“PublicPolicy”,文章类型为“Journal”,领域为“PublicAdministration”,方向是“SocialScience”,语种为“English”,经过筛选后得到文献篇,除了发文量趋势分析部分,本文按照被引频率排序下载前篇论文题录进行分析。

  分析发现,中外研究公共政策发稿量大概是一致的,年和年是研究高峰,年有一个转折,外文文献发稿量是不断增长,而中国到年开始下降。

  在中国研究公共政策的论文里,出现的次数由高到低是公共政策、公民参与、公共利益、公益性,对比外文发现我们研究的比较宏观。西文研究者的二元共现的词同样也是具体的,而我们同样是含糊的。

  我们做了网络分析,国外的研究议题是比较平均分散的,学者   从中外主流学术群体和代表人物看,国内公共政策的论文基本都是专著或教材,被引的次数与出版的时间成正比。国外公共政策被引率比较高的同样是专著,但是被引率和出版时间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国内公共政策论文发文最多的是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内出现的主要是公共管理学院,都设有政治学,但是外文最多的是世界银行,其他机构也主要是经济学科。

研究发现国外议题的作者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热点主要集中在治理公众意见、气候变化等方面,所以看起来是比较一致、平稳的,国内网络分散,有很多小团体出现,甚至还有一文多发的现象。

  我国公共政策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宽泛、不集中、不深入的状况。我们研究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主要问题在于方法的引进和学习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具体政策议题的分析,研究者不局限于公共管理领域,但都   国内学者两个取向:政治学取向侧重于介绍国外经典政策研究方法,以及宏观的体制机制探究。管理学取向则针对于环境、能源等具体的政策议题的探究上,通常仅从技术层面加以研究,较少   作者方面,国内的著名学者,多有政治学研究背景,国外学者的背景较为复杂,涉及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国内做公共政策研究的机构均为大学及其公管学院,国外还有类似世界银行这样的重要组织。

  习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且一定能产生理论的时代,需要思想也一定能产生思想的时代。广大社会科学工作学者要做大学问、做真学问。

  公共政策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的问题、真实的场景、真实的困境,采用科学的、实证的、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

  推动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式从一般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和多学科研究发展,形成有核心的研究团体,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智库,而不是停留在空洞的隔靴搔痒的套路和模式。

宣传与媒体运营中心

编辑:吴思琪

美工:邹毅诚

大连海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学院









































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郑华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xw/64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