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15年湖北省粮经学会获奖论文 适应新常态消除旧障碍建立新机制 ——浅谈食粮流通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咸宁粮食局陈建华黄昊王龙顺(三等奖) 当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国有食粮流通企业一样面临增长速度换档、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新常态经济发展时期的新问题。特别是国有食粮流通企业体制机制转换滞后,随之带来的发展方式愈来愈不适应经济增长的变化,问题愈来愈突出。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才能消除在新常态情势下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建立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本文结合咸宁国有粮食企业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践谈谈主动适应新常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新体制的作法与体会。 1、食粮流通企业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咸宁国有食粮流通企业体制改革与全国、全省的改革基本同步进行。近30年食粮流通领域经过了5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第一次食粮流通体制改革以年实行“合同定购”为标志,定购食粮按“三七”比例计价(30%按统购价,70%按超统价)。食粮购销从“统购统销”改成“双轨制”。第二次食粮流通体制改革从年,国家继续保存定购数量,放开购销价格,开始实行随行就市政策,全部放开了食粮销售价格,取消了长时间实行多年的城镇居民食粮供应(统销)制度。第三次食粮流通体制改革是从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食粮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这次改革的主要精神是实行政企分开,充裕人员分流。第四次食粮流通体制改革是从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食粮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标志,改革主要内容是“放开消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第五次食粮流通体制改革是以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粮食局关于全面深化食粮流通改革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27号)为标志,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五个大的方面共19个具体改革条款,其核心内容是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这次改革被认为是“下深水区、啃硬骨头”,是一次依照市场经济法则,根据《公司法》要求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层次改革。 2、当前国有食粮流通企业体制依然存在一些旧的障碍 咸宁国有食粮流通体制改革经过不同时期的打破大锅饭、打破铁饭碗,实行政企分开、主附分开、充裕人员分流,消化老粮、老人、老账的改革,特别是经过年、年食粮流通体制改革已改到了更深的层面,但是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情势下,依照市场经济要求,还是在体制机制上存在一些旧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股权单一,混合所有制经济构成滞后。在国有粮食企业中国有独资的多,社会资本,包括民营资本、集体资本、其它资本进驻国有粮食企业少,有的是根本没有进驻。不敢大胆吸收社会资本,企业资产没有资本化,股权也没有实现多元化。有的地方担心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参股削弱了经济实力,产生矛盾,不好处理,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存有顾虑。 2、企业产权不清,对组建新公司产权制度建立带来了障碍。长期以来,粮食企业的划拨用地、国家拨款构成的地面建筑物,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经过之前几轮的改革重点是置换职工身份,裁员减人,没有涉及到产权问题。有的企业土地面积与当地村民、村组的界限没有划清,被当地村民长时间占用后,构成了实事使用。由于企业没有获得法定的土地使用权,造成了企业土地使用权流失。 3、市场经济观念淡薄,不敢独立自主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国有粮食企业长时间构成的计划储备、规定轮换,没有根据市场信息变化做出自己的决策,也没有对自己的决策负任何,没有构成主动适应市场经营的氛围。 4、用人机制不活,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滞后。企业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职工收入能增不能减。行政下文任命法人的多,企业职工选举产生法人的少,企业人材的专长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5、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要求,有的企业还没有构成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还不明确。 以上这些主要表现已到了愈来愈不适应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变化要求,只有坚定不移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动食粮流通体制创新,才能破除原有体制机制的障碍,建立新的现代企业制度,适应食粮企业发展新常态,为实现更高效力和更好效益的食粮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3、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化国有食粮流通企业改革,积极推动食粮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随着《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粮食局关于全面深化食粮流通改革意见的通知》的颁布,咸宁市食粮部门依照湖北省粮食局的统一布置和安排,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主动作为,全面开始了大力推动咸宁国有粮食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新一轮改革和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主动积极争取国有食粮流通企业改革试点。咸宁市粮食局主动向湖北省粮食局争取咸宁国家粮食储备库与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制合作,得到了省粮食局和咸宁市人民政府的同意和大力支持。咸宁市粮食局代表咸宁市人民政府行使出资人,对咸宁国家粮食储备库资产评估参股(占总股本45%),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占总股本55%,新成立了湖北省储备粮咸宁储备库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要求对原咸宁国家粮食储备库实行股份制改造。新的股份公司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了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成了咸宁国家粮食储备库改制后,咸宁市粮食局又积极向湖北省粮食局争取将通山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列入了全省食粮流通改革的试点县。目前,通山县已全面完成“资产确权、土地变性、一县一企改革及储备粮管理创新”等改制改革工作。依照《公司法》要求,建立了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体制机制的创新。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构成改革协力推动改革。咸宁市人民政府为全市食粮流通改革召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食粮工作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对“一县一企、土地变性”等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意见。各地制定了国有食粮流通企业改革实施方案,成立改革工作专班,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食粮工作的副县(市、区)长担负国有食粮流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咸安区区长亲身担负该区食粮流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省、市粮食局积极督导改革抓落实。市粮食局加大督办力度,传导改革动力,每个月通报各地改革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对下段改革工作重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改革中出现好典型、好做法通过《咸宁》和市局站宣扬报到,通过督办、通报和正面宣扬构成改革氛围,促使各地对改革紧迫性、重要性进一步加深认识,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改革工作重点,有力地推动了改革。 3、明确重点,先易后难,按部就班推动改革。依照湖北省政府和省粮食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咸宁食粮流通改革的实际,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先易后难推动改革。首先是重点推动“一县一企”改革,其次是展开“资产确权、土地变性”,依法将划拨土地变更加出让用地。其次是依照《公司法》规定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构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构成权责明确、运转调和,有效制衡的决策履行监督体系。 4、大力推动食粮流通企业改革成效显著。截止到年6月,咸宁市国有粮食企业已基本完成“一县一企、1企多点”的改革工作任务。6个县(市、区)除赤壁市还有2个购销企业正在改制当中,咸安区、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已全部完成“一县一企”改革工作。“资产确权、土地变性”改革工作获得重大进展。全市已有87%的改制企业完成房产的重新确权,通山县、崇阳县、赤壁市已全部完成了房产的重新确权。全市有79%的粮食企业已将划拨地变更加出让用地,重新办理了新的出让用地土地使用权证。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股份制公司有2家企业,还有5家企业正在实行股份制改制当中。“资产确权、土地变性”、公司制改造工作预计年可以全面完成。 4、适应新常态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增进了国有粮食企业适应新常态,重要的是国有粮食企业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只有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粮食企业适应新常态、实现新逾越关键所在。 1是大力推动企业资本构成创新。经过多年的改革,计划经济年代的国有独资、独家经营的局面必须打破。要把国有、民营、私营、食粮经纪人等多种主体资本引入粮食企业,构成国有为主、多元合作的状态,就要不断创新资本经营理念,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粮食企业资本结构及管理体制。通山县在湖北省率先启动了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通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拿出了一部分县级储备粮,吸收民营企业资本代收代储县级储备粮,与民营企业资本展开联合经营,打破了多少年来国有食粮收储企业“国有独资”局面。依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原来的通山县国家粮食储备库、通山县食粮购销公司、通山县九宫山食粮购销公司依法改制为通山县金穗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工商注册依法登记办理新的《工商营业执照》,展开合法经营,建立了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 2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传统经营方式。要积极开辟食粮流通、粮食加工新的经营范围和渠道,创新经营体制。要给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就应享有占有使用财产权、经营方式的选择权、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和分配权等。企业要有经营自主权的重要条件是企业应当有占有、使用财产权。没有产权的占有和使用,企业就是无根之树,站不稳,活不了。企业没有财产权会致使其经营活动的资金信贷障碍、企业成果及风险、收入分配没法分清。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成为有限公司后,必须将原来划拨土地变更加出让用地,地面建筑物需要重新评估,作价入股,让企业真正享有占有、使用财产权。咸宁国有粮食企业划拨土地面积.54亩,已有30%的划拨土地变更加出让用地,剩余土地正在办理土地变更手续。将划拨用地全部变更加出让用地,为企业财产权的占有、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3是大力推动用人机制创新。要使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利益和劳动者本身利益融会在一起,构成相互关心企业生存、发展的协力,充分调动投资者(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积极性,可以实行混合所有制职工持股,创新粮食企业投资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充分激活劳动者和企业的人材机制活力。用人制度创新不但要用制度管人,体现制度下的公平和效力,更重要的是创新粮食企业投资者(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条件,把企业效益与职工利益联系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怎样才能把投资者和劳动者利益捆绑在一起,建立投资者(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关键是对现在国有独资的企业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下的企业员工持股。把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到达充分调动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的积极性,增进和推动企业用人机制的不断创新。 4是大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国有粮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湖北省政府和省粮食局全面深化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粮食企业持续发展的必定要求。咸宁国有食粮流通企业,依照省局要求,依照《公司法》规定,开始了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通山县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已将原来的食粮储备库改制成为金穗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其它各县(市、区)正在全力推动公司制的改制。 总之,适应新常态,创新食粮流通企业产权制度,必须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全新体制。要明确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所有者应按投资额度享有决策、收益、风险权利和。要依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公司法》要求,建立食粮流通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体制机制,给国有粮食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产生新动力,从而到达增进食粮流通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专题所用文章全部由湖北省食粮经济学会授权转载) 请长按下方 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消除皮肤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xw/4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