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电梯妈妈 周一,湖北荆州一家商场发生了电梯安全事故,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乘扶梯时,电梯前踏板突然脱落,妈妈在被陷入瞬间将孩子举出,她自己则在短短8秒内被电梯卷走,在时隔五小时被救出后,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看到手机上推送的这条消息,短短的一段话让人心痛不已。有了孩子的人,都能体会到当妈的一片苦心。如果换做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用尽全力将自己的孩子托出来。但这本不应该是个二选一的问题:如果运维人员停机检查、如果电梯口已经竖起了维修标志、如果工作人员能早提醒哪怕十秒钟,这对于当事人而言都会是一个平淡的而开心的日子。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夺走了这一切,夺走了一个孩子温暖的怀抱。 如果没有记错,这绝对不是今年唯一一次电梯惨剧。同往常一样,事故发生后,网民开始质疑“为什么电梯每年都要伤这么多人”,然后是通过对企业、对工作人员的各种人身攻击来宣泄愤怒,最后是各种疯传转载“事故发生后如何自救”的帖子。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事件定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今天的新闻中,事故调查组认定了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四,并判申龙电梯公司和安良百货负主要责任,湖北德富机电设备公司负相关次要责任。按照事件常规的走向,过几天认定责任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然后事情就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被匆匆忙忙的大众所遗忘,直到下一次的事故再次敲响警钟。 四问国内电梯制造维保行业 为什么国内的电梯频出事故?危机管理中提到,一次事故的真正发生意味着定有一二百次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谁该为此负责?是不懂如何自救的母亲吗?是没能施援手的围观人员吗?还是那个疏于职守的电梯维修人员?未能及时作出提示商场管理层和工作人员?竞争过度的配件市场、存在挪用隐患的维保费用是否也与事故有关?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我也希望能够就事故频发的电梯行业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问商场的安全制度: 商场物业部门是否有专门的团队负责环境、健康与安全(EHS)工作,来保障工作人员和顾客的安全?EHS相关工作是否人手充足?经费是否到位? 是否有成文的电梯安全守则?守则中是否提到具体的操作步骤,如当发现电梯出现问题时,应立即停机、封梯、并立上告示牌?是否有明确的监督检查和奖惩措施? 二问商场的工作人员: 负责电梯维护的工作人员是否接受过正式的安全守则培训?是否了解安全守则中的操作规范,知道如果玩忽职守会受到哪些处罚? 商场的普通售货员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和应急演习?是否知道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如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应对,了解紧急制动、人员疏散的方法? 三问维保公司的资质和标准: 电梯的维保工作是由电梯制造单位提供售后服务,还是商场另行市场招标选择售后机构? 维保公司是否具有相关运营资质?维保经费是否充裕?是否都能用在对电梯的检修维护方面? 是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执行“两周一次”的检查标准,还是等出了故障才去检查?是否有逃检、漏检和滞后检查现象? 四问市场和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 是否已制定相关安全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对业内大小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进行约束? 是否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标准,作为业内技术人员经验、素质和能力的保障? 行业内是否存在不当竞争、低价竞争问题,导致销售、安装和维保利润率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通过哪些方式能够对业内企业进行激励、约束、甚至是惩罚? “太上,不知有之” 昨天出行,就发现大家乘扶梯都小心翼翼,几位大妈们在电梯口一边指划一边探讨:就是这块板翻了,不能踩这块,对,应该这样跳过去。就连我自己,都下意识地去看了扶梯尽头的红色“紧急按钮”。看来事故确实让大众普遍加强了安全防范意识,但为什么这让我觉得有点心酸?在公共设施让人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大家普遍选择了自救。食品安全问题让不少人变成了营养专家和绿色食品种植专家,大气污染问题把很多人逼成了环境问题专家和室内空气净化处理工程师。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公共安全问题,培养出一批熟知各种设施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的行家,还造就了处处小心、随时做好准备为孩子献身的妈妈勇士们。这让我想起《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治理,是让人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就如在公共安全中,除了专业人员外,普通老百姓根本无需白癜风手术多少钱白癜风擦什么药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