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宝安段)市政化改造效果图 在深圳,有一条连接南北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深圳脊梁骨的道路,粤B的绿色计程车、冀A的白色泥头车、湘B的黑色私家车、粤Z的粤港双牌绿色货柜车……都在上面行驶。它一直默默低调而又伤痕累累地服务着这上千万的深圳人,它就是国道。对比“深圳名片”的深南大道,与它同龄年建成的国道宝安段却经常出现在了负面新闻里:拥堵、被水淹、噪音污染、地陷…… 这条我国最繁忙的国道,贯通中国南北的公路交通大动脉,这条曾经的“文明样板第一路”,却成为制约宝安区乃至整个西部片区发展的短板,成为了不少深圳人尤其是沿途居民们眼中的“城市脊椎病”。 但是!这或许都将成为历史!日前有消息称:历经4年努力,国道(宝安段)市政化改造工程终于获得市发改委批复立项,明年起将开始禁行货车,并且打造成第二条深南大道,而沿国道新增地铁线路也将被列入地铁规划。 市政化、禁货车、铺地铁…33岁的国道(连带沿线片区)真的要熬出头了?! 文|芹菜香干 一、历数五宗“罪”:昔日文明路,今朝寸步难行!1、深圳最拥堵的道路之一,附近居民叫苦连天! 国道(宝安段)上班高峰期拥堵状况作为全国最繁忙的道路,国道宝安段每天车流量接近20万辆,曾经“荣登”全国国道日车流量首尾,早已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国道宝安段拥堵有其地理位置与历史原因。由于宝安处在深圳与东莞的中间地带,大铲湾港、妈湾港等西部港区过境车辆多经过宝安,所以国道上行驶的车辆多是过境车辆。国道就像一把剪刀,剪断了路两侧的联系,不少横跨道路建设不足,掉头车辆需求增多,造成国道两侧的城市次干道也经常堵塞。比如在创业路、新安五路,车辆到了松岗、沙井掉头需要跑很远的地方。 此外,人口密集、住宅区遍布也是拥堵的其中一个原因。如今的宝安区,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国道和宝安大道两旁,并且形成一条长长的居住生活带,从南头检查站一直延伸到松岗。这条人员居住集中的长带也是宝安区规划的黄金发展带。要满足如此多宝安居民的出行,国道的拥堵也就显而易见了。 说完“天灾”说“人祸”,国道的拥堵更是由道路规划的不合理所引起的。最让人诟病的便是曾经的兴围、黄田两个平交路口设置的红绿灯,这两座红绿灯的存在使得往返深莞两地、松岗沙井的私家车要纷纷在此停留,导致原本畅顺的道路瞬间被“截断”。而两处路口大量的三轮车、两轮摩托车、行人、自行车的出入,也导致这里交通混乱,事故频发。根据据宝安交警大队的相关统计,在此发生的事故数占到了整个宝安区交通事故一半以上。 国道最被人所熟知的,是每日通行在上面的数万辆货柜车。由于车体庞大,数量众多,加之部分车主的不文明行车习惯,让国道宝安段几乎全天都处于拥堵的状态下。 2、深圳最容易水浸的道路之一,马书记怒斥:“怎么总淹呢?” 年3月31日早上8点,暴雨来袭,国道南头检查站往宝安方向的入口满是积水。国道历史上曾经因为不被淹而成为全国第一条“文明样板路”。年,国道在湖北、河南两省遭受特大水灾期间,始终保持畅通,成为当地抗洪救灾的生命线。而它来到深圳以后,似乎有些水土不服。 翻看国道的被淹史,就是沿路居民的一部苦难史。 年9月22日,深圳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宝安区国道创业立交段出现积水,交通一度阻滞; 年7月24日,深圳普降大雨,国道西乡立交段行车缓慢; 年5月23日,深圳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受其影响,国道交通堵塞最为严重,部分路段在降雨20分钟内便出现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 年5月11日,深圳遭遇年以来的最强暴雨,国道宝安交通局路段变成“河道”; 年4月1日,深圳遭受暴雨,国道宝安段路面积水最深达1.5米,大量车辆死火,有车主被困车内短短不到2年时间,国道宝安段竟出现了五次大规模的水淹情况,这让宝安居民感到万分无奈与绝望。其中一位市民朱丽娟如此说:“短短半小时内,始料未及的积水已将放置在门口挡水的门板冲塌,地下一层仓库里的货品,酒,酱料,最不能沾水的大米、面粉、牛奶,都被泡了……损失至少20万元。这个阴雨无歇的午后,我的世界一度轰然崩塌。”(晶报) 从年开始,关于国道宝安段积水的新闻报道就超过了7次,每次相关部门给出的原因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地势低洼,下水道井盖口阻塞等。除此之外,水务部门还给出了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国道宝安段很多路段的排水管网存在较大落差的逆坡,影响路面积水排放。二是降雨的时候,外围排水通道咸水涌、新圳河的水位过高,导致国道的积水难以短时自排。 3、深圳最容易地陷的道路之一,建成才33年路基就被掏空了? 年6月16日,国道西乡段凌晨塌出八米大坑年1月10日凌晨,国道宝安区西乡西成工业区段中间车道发生塌陷,形成一个深约2.5米的大坑。事故造成一辆途经货车后轮悬挂受损,无人员伤亡。 年4月2日晚上,国道福永立交路面多处发生塌陷,导致十几辆汽车发生交通事故。 年6月16日凌晨,国道深圳宝安西乡西成工业区段中间车道发生塌陷,事故造成一辆途经货车后悬挂受损,无人员伤亡,但塌陷发生后国道东莞方向四车道变为两车道,形成拥堵。事故原因初步怀疑是路基掏空所致。 4、深圳最“慢”的道路之一,奇葩限速惹众车主吐槽! 作为贯通深圳南北的要道之一,国道宝安段多年来限速60让众多司机很不理解。 @tao说:国道国道一般车辆行驶车速在90左右。但是法定限速是60公里,虽然没有什么抓拍,但是自己每次开还是小心翼翼。这样的限速不仅限制国道通行效率,车行缓慢,还增加油耗,污染环境。” @mike 则认为:“东莞段都是80限速,为什么这边路况就是60。还有就是大家都跑在80以上,那这个限速还有什么意义呢?法规也要与时俱进修改啊!” 5、深圳最吵闹的道路之一,居民听着噪音入睡! 国道(宝安段)周边居民希望设置隔音墙国道的噪音问题一直是困扰周边居民的“心腹大患”。由于国道车流量大,通行的货柜车数量也非常多,再加上道路限速抓拍装置形同虚设,所以沿路居民长年以来饱受汽车噪音之苦。 @可乐不可口因为受不了噪音而搬家。“以前在国道边住过,实在是受不了。低频噪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房子没到期就搬了。” @大黄惠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国道边假装隔音设施。“在桃源居段等大型居民积聚区路段加设隔音设施,这一路段目前有桃源居的居民约五万人,还有对面新建的大型社区中信领航等,预计居住人口也不下1万人。相关部门一直以不美观来退拖,其实路两边用玻璃,加金属框架,是很美观又不影响乘车人的视觉,香港很多地方都是采用这样的隔音墙。” @强国之弩认为要对超速车辆严格监管。“严格限速,对超速车辆处罚.目前虽然限60公里的标记,但实际没有处罚,晚上车速很容易超过80,带来巨大的噪音。” 二、前后历经三次改造,国道却还留下不少后遗症!针对上述问题,深圳也曾经对国道动过不少“手术”: 1、三次改造提升国道深圳段的出行能力。年、年以及年,深圳分别完成了三次对国道深圳段的道路改造。拓宽车道,设置人行天桥,延伸道路网络是这三次改造的重点方向。三次改造以后,国道深圳段的通行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然而与此同时,红绿灯、噪音污染、大量货柜车通行等问题被忽略,这也使得后来这些问题被不断放大,最终引发周边居民的强烈抗议。而自从08年至今,国道再无进行改造,长达将近8年的“维护真空期”也让该路段与发展迅速的深圳交通状况想脱节,无法该地区满足车辆通行需求。反观龙岗区过境国道改为龙岗大道后,市容提高了很大一个档次,其周边各种产业升级开发生机勃勃,这不是那几个过路费可以同日而语的。 2、听取民意设置兴围黄田路段匝道。兴围黄田路段的红绿灯一直是阻碍国道宝安段畅通的问题之所在,而有关取消红绿灯设置匝道的呼声持续两年,期间市交委原本计划按“背靠背”方案实施,并于年底建成通车,但由于利锦社区居民反对诉求强烈,工程暂停施工。最终,市交委发布四套匝道方案进行公示,95%以上市民支持设置3条匝道的第四方案。兴围黄田路段问题得到解决。 然而,拆掉红绿灯并不能让国道拥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a就反映:“现在几乎是全天堵车。刚刚从松岗回西乡,开了2个小时。以前上班是从创业立交那边开始堵到南头关,现在是直接从固戍堵车堵到南头关,撤了红绿灯堵得更厉害了。” 国道(宝安段)兴围黄田匝道3、设立内涝整治计划,水淹现象得到缓解。年,宝安区专门制定了《内涝整治实施计划(-)》,并设置临时泵站,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同年5月的暴雨问题。此外,还同时对国道排水管径改造,加强道路管养保洁工作,避免出现因落叶垃圾阻碍道路排水,组织排水运营单位对排水管网进行再次清疏。 但是就在同年的7月和9月,国道宝安段在暴雨的冲刷下,依然交通拥堵。 三、国道改名起争议!网友:改叫深西大道!随着国道宝安段市政化改造在即,不少人认为原有国道性质完全改变,将形成深圳又一条崭新的市政快速路,因此其命名也必然去掉编号和国道字样,以普通市政道路命名方式重新命名。 1、支持改名,意见五花八门。 @tracksun:“南莞大道(意即从南头至东莞,与深南、深惠相近)。” @hakkafeng:“在西部嘛,就叫深西大道好了。” @lonesway:“深南西路。” @erson:“松南大道。” @chen:“宝松大道。” @青山绿水名城:“改成新安大道。新安,深圳的古名。” @kingwenhui:“深宝大道。将来龙岗再修一条与深南大道相通的,可以叫深龙大道,当然,也可以叫深东大道。” 2、反对改名,改名只是表面工程。 改名不能解决问题,改规划才有意义。一会儿给深惠路改名,一会儿又要给国道改名,着不是问题的根本,关键是要把国道两边的市政建设做的规范些,符合现代城市的要求就足够了。让每个市民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便捷和快乐。试想国道改个别的名字,而周边还是那么多的城中村、无秩序的工业区,有实际意义么? 改名浪费公款,苦的是企业。改了名,不知道又要花多少公共支出去更名、更换路牌,又有多少企业要去变更地址。 已成经典地名,更改大不易。国道早已成为深圳标志性地名,改来改去到时候只会使得民众和司机不便。 四、33载国道(深圳段)大事记国道也可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公路,它的前身是京汉和粤汉公路。同样,国道也是我国最繁忙的国道,是中国唯一加入亚洲公路网的国际公路,是贯通中国南北的公路交通大动脉。 国道起点为北京广安门,终点为广东深圳文锦渡口岸,全程千米。这条国道经过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和广东6个行政区。 而国道宝安段是深圳西部的交通要道,是深圳通往东莞、广州等地的交通大动脉之一,在深圳境内路段全长约32公里,其东南端通过南头联检站承接北环快速路和深南大道,西北端连接东莞长安。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这条道路为深圳特区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年:道路建成。 国道广州至深圳段建成。 年,正式冠名。 道路正式被赋予这个编号。 年,第一次改造完成。 深圳市投入巨资对国道深圳段进行改造。改造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是从南头到西乡5公里的路段,于年完工。 年1月,第二次改造完成。 国道宝安段二期改造工程起点西乡立交桥,终点宝安国际机场路口,全长8.06公里,建设周期18个月,总投资4亿元,由市、区政府和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按照改造方案,路宽80米,主道由原来的双向6车道改为8车道,定位为31米宽的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主道两侧分别设置辅道,定位为各7米宽的城市道路,设计行车速度为30公里/小时。路面全部采用沥青,工程将新建立交桥1座、人行天桥9座 年6月,道路被淹陷入瘫痪。 08年6月深圳市遭受超过一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国道深圳段等交通干道被严重水淹而几乎陷入瘫痪。 年10月,第三次改造完成。 国道宝安段三期改造工程南起宝安国际机场立交,向北依次穿越福永、沙井、松岗街道,止于深圳与东莞交界处的塘下涌立交桥,全长18.7公里,概算总投资13.09亿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是国道深圳境内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 工程按城市I级主干道标准设计,标准路宽75米,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辅道和人行道。沿线共建设立交桥或跨线桥14座,其中新增8座、改造4座、保留现状2座。建设人行天桥21座,其中新建20座、改造1座。 年,首次提出将国道宝安段变更为市政干道。 宝安区政府首次提出希望将国道宝安段变更为市政干道,将货柜车分流到沿江高速,同时针对国道宝安段沿线实施旧城改造,将其建成宝安的“深南大道”。随后,市交委表示正在开展国道宝安段客货分流研究,有可能将其改造为市政干道。 年3月28日,全线取消红绿灯。 由市民投票选定设计方案的国道宝安段兴围、黄田掉头匝道桥工程,经过半年多紧张施工,于年3月28日正式开通。匝道桥开通后,国道宝安段兴华、荔园两个平交路口的红绿灯被取消,车辆不允许在此掉头、左转,实现全线无红绿灯。 年5月,制定《内涝整治实施计划(-)》。 宝安区专门制定了《内涝整治实施计划(-)》,共有个项目列入整治计划,目前已完成29个内涝整治项目。在随后的一次暴雨侵袭中,国道,部分路段因积水交通一度中断,但在暴雨减弱后的2个小时实现通车,3个临时泵站发挥了作用。 年2月22日,市政化改造方案获批立项。 国道(宝安段)市政化改造工程终于获得市发改委批复立项,年起将开始禁行货车。 五、国道(深圳段)的未来畅想!畅想1:国道没有货车通行,地铁通了,上下班再也不堵了! 没有货车通行的国道(深圳段)想象一下一条没有货车通行的国道,人们的出行效率大大提高。车道的增加,防涝措施的完善、隧道的加设,复合公交系统的启用,国道旁地铁的开通,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上班迟到被扣工资了,再也不用担心下班来迟误了爱人的约会,再也不用担心下暴雨会被淹了,再也不用担心没车要怎么出行了…… 畅想2:规划好了,噪音没了,空气好了,房产升值了! 改造后的国道(深圳段)效果图国道的成功改造,将使得周边区域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自己所拥有的房产将会升值。没了货车,伴随而来的半夜轰鸣的噪音没了,空气环境也好了,更多人愿意在国道旁安居买房了。深圳也可以自豪地宣称它有了“第二条深南大道”! 畅想3:道路宽了,人流量多了,周边的商铺都发达了! 改造后的国道(深圳段)效果图完成改造以后的国道,车道拓宽了,市民们也更愿意选择它来出行。人流量多了,国道(宝安段)正式成为了一条“黄金大道”。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汇集到这里来,使得深圳的西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贸圈。 以这条路为核心进行辐射扩散,周边空间的城市功能、产业布局得到根本性的改造,这31平方公里将成为深圳西部乃至整个深圳繁华的“黄金商务带”! 结语国道宝安段,不仅仅只是一条车辆通行的道路。以它为主线,一座座工厂取代了原来的农田,形成了一个个工业区。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围绕着人和企业需求的配套产业逐渐完善,从商店、餐馆、五金店等基础服务行业再到酒店、车行等高端服务业应有尽有,推动了深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成“要致富,先修路”最佳证明。 但是,宝安经济发展史围绕着工业园布局,一步步变成工业大区、外来人口集聚区,而城市化的进展却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尤其是国道宝安段,原本应该成为宝安人甚至是深圳这座城市的一条“黄金大道”,却因为历史遗留的桎梏、规划调整的拖沓而变成了一条让人避而远之的“梗阻道”。 几经沉浮,如今市政化改造方案终得审批立项,蒙尘十年有望咸鱼翻生。但愿数百万的宝安居民不要再等下一个五年、十年…… ——End—— 文章中所有配图(除特殊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热点问题和舆论事件民调(每人一票,理性选择!—深圳舆情工作室)深圳最权威的问政答政生活服务交流平台 十多年来,北京中科白颠风医院白癜风的专科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