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跟着节气走糖尿病的防治和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春天来了,天气干燥、早晚气温变化大,糖友们的防治重点要变成预防感冒、眼病等。在饮食和生活上都应该做出调整。一、防范餐后血糖随着天气变变暖,人们的饭量会增大,摄入的热量也随之增加,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居高不下,还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对策:1、增加测餐后血糖的次数,每隔一天测一次。2、饭量增加时多吃菜,如苦瓜、黄瓜、莴笋、竹笋、菠菜、蘑菇、西红柿等。二、预防感冒春季早晚温差大,免疫力本就不高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感冒等疾病;严重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妇科感染等。这都会引起血糖升高,反过来也会加重感染。对策:1、早晚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讲究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交叉感染。2、增加锻炼,增强抵抗力。如果发现感染,建议马上就诊,不要擅自用药。三、防治眼睛干涩春季人容易阴虚燥热,一旦上火,则容易眼干、发痛。气候变化使糖友们血糖波动较大,易导致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病。对策:1、糖友们要控制好血糖,注意眼部休息,并多补充水分。2、饮食注意除春燥,多食用一些水分高、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四、防治皮肤瘙痒春季空气干燥,糖尿病人的皮肤比一般人更容易干燥,加上人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皮肤瘙痒、干裂等皮肤病。对策:1、控制住血糖之外还要积极补充维生素B族,还改善皮肤瘙痒症状。2、洗浴后可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来防止皮肤干燥、皲裂。如何防范“春季并发症”?春季要想预防这几个常见并发症,除了注意各个部位的护理之外,关键还是要控制好血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血糖监测每天需要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血糖三个指标,尤其是餐后血糖可以对糖友的饮食配比和进食方式起到指导作用。2、多补充水分立春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很大程度上跟缺水有关,缺水不仅造成眼病和皮肤病变,也使糖友血液的流速滞缓,容易造成心肌梗塞等心脏病变。所以糖友们要按时补水,不要等到有渴觉了才想起喝水。3、饮食宜粗淡糖尿病人的饮食宜粗不宜精、宜淡不宜咸。春季糖友宜多补充一些豆类和新鲜蔬菜,玉米须、山药、莲子等不仅有春季养生的功效,对降糖也有一定帮助。稳糖除燥食疗方1、玉米须煲瘦肉玉米须30g,瘦猪肉g,加水共煮汤。从古至今玉米须也确实是被当成中医里的一味药剂使用,其最鲜明的功效就是具有泻热、利尿、消肿的作用,部分研究指出,玉米须中的皂甙类物质可能发挥了降糖作用。2、山药薏米粥淮山药60g,薏苡仁30g。共熬粥食。山药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补益脾胃和养肺滋肾的功效。薏苡仁味甘淡,《本草纲目》记载其能治消渴。本方食用后有饱腹感,有利于减少饭量,对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均较为适宜。(资料与图片源于互联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sh/156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