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文科教育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尤其是新闻学专业教育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机遇,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为此,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于年6月20日线上直播平台举办首届“全国地方院校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光谷论坛”。

郑军校长在论坛上说,“要确保每年给新闻学专业万”。新闻学专业为何值得百万投资?学界大牛为何看上二师新闻学专业?灵动君今天来带大家看看光谷论坛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光谷论坛内容概要及开幕式致辞

论坛就“推进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接轨新的传媒生态和人才需求”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探求“双一流”建设及新文科发展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图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首届“全国地方院校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光谷论坛”开幕式。

会议伊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长郑军致辞。在热烈欢迎齐聚线上和线下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们后,他向参会嘉宾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和学科建设等情况。随后他介绍了教育部实施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评选并且公布了国家级和省级一流建设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1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建设点这一消息。

图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长郑军

郑校长发言完毕后,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致辞:“各位嘉宾,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必定能够为党和国家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的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图为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致辞

光谷论坛上半场主要议题

论坛上半场,参会嘉宾就“建设双一流建设及新文科发展背景下新闻学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一流新闻学专业建设的战略与策略、地方高校新闻教育‘共建’模式创新、地方高校新闻教育‘共建’模式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对二师新闻学团队进入国家级一流建设点表示祝贺,随后他结合自身经历对地方高校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进行分享。他提出要想搞好人才队伍,就要积极发动教师出国进修,增强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能力;抓好教材体系建设,需要重视接地气的教材建设和新解读,让学生吃得透,抓得住;为重点成员搭建好发展平台,支持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对技术过硬和教学本领以及在行政管理平台上有愿望的教师,学院要向校党委、组织部举荐,争取相关的行政管理岗位等观点和意见。

图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就“大学现代化问题、新文科的建设是战略性的高等教育安排、生态型学科体系建设”三个问题展开分析,他以新闻传播教育向前走的历史方位为导向,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建设模式的优劣,并提出“跨学科整体共建、跨学科课程群共建、跨学科培养方式共建”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

论坛上,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教授提出,要挖掘结合地方特色优势进行教育,如他们利用中央苏区新闻发展的历史优势,进行学术方向的研讨。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彭祝斌表示:“一流专业要实施梯队化标准,分赛道建设,但同时保有一流专业的标杆化水准。”

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表达了自己对一流专业的理解。尤其是“地方高校一流专业不同于、院校,地方院校面临着人才、资源等条件的限制”等问题的看法。

光谷论坛下半场主要议题

论坛下半场,各位专家就“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与区域化服务创新等相关问题发表了意见和看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陈昌凤以“服务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找到地方一流的优势,发掘地方资源”等为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她提出要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是方向,实现学生的需要,二师应利用综合全面的学科同新闻学专业相结合、光谷科技中心和武汉对传媒人才需求,培养地方的特色人才,在学科建设中要吸引地方一流资源。

图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陈昌凤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杨琳的发言论证了在变革中新闻传播专业如何发展、业界变革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坚守专业培养的根本等问题。她强调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人文教育使学生能够坚守人文底线,让新闻传播学真正回归人文家园,夯实新闻人才的人文基础,利用“技术+人文”的方式讲述故事,这将成为未来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重要发力点。

图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杨琳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晓红教授提出要聚焦实践,重构案例教学,重视过程和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形成“知识+技能+价值引导”。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王晓红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提出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媒介融合、技术变革和媒体转型的挑战。要强化马新观教育,加强媒体从业人员和在校教师队伍的交流实践,改革新闻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和改革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来促进一流新闻专业的建设。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

最后,郑军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精彩的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湖北二师的老师们认真的领会上午专家教授精心的辅导,结合学校的实际,对标国家级一流专业的目标和标准,我们竭尽全力,奋发有为,不辜负专家细心的指导。

光谷论坛专家指导线下会议

在下午的专家指导线下会议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月新等专家学者,就新闻传播领域的若干问题与到场嘉宾分享了观点和看法。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以“部校共建即宣传部、地方党委宣传部和高校新闻院系合作共建”展开发言,详细阐述了部校共建的主要内容与特色活动,并同时对部校共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图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则侧重分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他从师资规模适度、教师团队建设、教师能力培养等方面具体进行了论述。

图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

最后,大会针对“新闻系教师分享讨论学习心得、完善修订国家一流专业新闻学建设方案建议及研讨新闻传播大类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记者

龚雨何苗左君怡孙小珍

编辑

马羽威

编审

方艳夏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sh/144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