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建筑垃圾是废更是宝,建筑垃圾资源化不仅能有效地提升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碳排放、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也为全球气候改善做出巨大贡献,更是切合“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符合当前我国转型升级发展的趋势。下面是年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有关联的八大新闻热点的梳理。 1、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委员联名提案:加快改变建筑垃圾传统处置方式 年3月8日,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的部分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提案,核心内容是建议“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 提案以“深圳滑坡事故”为起因,对建筑垃圾不合理的处置方式给人们带来的诸多危害,进行了阐述,建议以“资源化”技术改变建筑垃圾传统处置方式,转变多部门无序管理现状,加强统筹管理。通过媒体促进、政府引导、多方协作、社会监督的机制,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技术在全国普及,同时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置行业的规范机制和制度。 众所周知,建筑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建筑垃圾资源化作为节能环保产业链上的新兴产业,通过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各类可利用资源,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加快改变建筑垃圾传统处置方式。可见,建筑垃圾资源化已经得到新闻出版界的重视。此提案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带入公众的视野范围内,以便能够提升公众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意识,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筑垃圾资源化。 2、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年5月31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从十方面入手,就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土十条”中特别强调了要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同时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发挥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减少生活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 “土十条”要求,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在强化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激励机制、建设综合防治先行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社会监督,开展宣传教育。同时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落实企业责任,严格评估考核,最终如期实现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目标,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建筑垃圾任意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更会污染土壤,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可以对未来建筑垃圾的处置进行规范,大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 3、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的公告” 家住太湖之滨的苏州金庭镇蒋东村村民突然发现,村里的太湖强制戒毒所宕口内,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据当地群众反映,太湖戒毒所紧邻太湖岸线,这里有不少原先开山采石形成的宕口,但如今,这些宕口里堆起了一座座垃圾山,规模壮观,臭气熏天。这些垃圾约有1.5万立方米,成分主要是建筑垃圾、装潢垃圾,也有少部分生活垃圾。 “太湖垃圾倾倒事件”发生后,上海市政府高度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好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