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键 二、九九消寒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 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三、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各地习俗盘点: 潮汕人冬至吃冬节丸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客家人冬至节气吃酿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四川冬至吃羊肉汤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 match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广东人冬至吃烧腊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湖南冬至吃赤豆糯米饭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冬至谚语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冬至作为我国重要的节气之一,关于冬至的谚语自然也不少。冬至的谚语饱含着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对农事的观察与总结,一起看看关于冬至的谚语: 1.冬在头,卖了被置头牛;冬在腰,冻死猫;冬在尾,冻死鬼。 2.晴冬至,年必雨。 3.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黑,指下雨) 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5.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6.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7.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 8.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9.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10.冬至南风百日阴 11.阴过冬至晴过年 12.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13.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14.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15.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诗词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雪晴》 (唐)杨凝式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为报方袍客,丰年瑞已成。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西江月》(丙午冬至) (宋)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 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 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一剪梅》(冬至) (宋)程垓 斗转参横一夜霜。 玉律声中,又报新阳。 起来无绪赋行藏。 只喜人间,一线添长。 帘幕垂垂月半廊。 节物心情,都付椒觞。 年华渐晚鬓毛苍。 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西江月》 (宋)张抡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 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茫茫何处问天机。 要悟须凭师指。 来自:网络 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治愈白癜风多少钱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sh/70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