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十万”和“年入一百万”

前言:文章来自一位知乎前辈所写,非常耐人寻味,欢迎转载。

在这篇文章后,智囊圈会加入一个与丰田例子相似的创业思路,供给大家。

“月入十万”和“年入一百万”是两个性质。前者这种均匀的现金流,做生意很

少遇见;而高级管理人员谈的也是年薪。

我是经营企业的,从做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个数值并不高。——但是“选准切入

点”很难。

一,赚钱的大多数依赖“不对称性信息”。但普通人创业大多数依赖“公

共信息”。

表面上看,我们是一个信息社会。这是相对于古代说的。实际上,还是一个个

相互分割的信息孤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大多数蕴含在孤岛上。

我的个人体会是:真正赚到钱的事,多数从一个“直接需求信息”开始,而容易

失败的事情,多数从“想做什么”、“商业模式”开始。

道理很简单,前者离赚钱需要走一步。后者离赚钱需要走两步。也许后者前景更大,但是更容易死在襁褓里。

有人创业是听说“发展文化产业”、“互联网+”这种信息。这就是“公共信息”。

或者干脆没有信息,只凭个人兴趣、专业知识。想当然的开奶茶店、开设计工作室、开服装店、开淘宝。

什么叫不对称信息,比如说件实际发生的事:

给丰田做汽车零配件的企业到绍兴开厂,并不自己生产外包装的瓦楞纸包装箱。工厂附近的村民掌握了这个信息,有人就买一种做瓦楞纸的机器,造包装纸箱就近供应。这件事十年来成就了几个身家数千万的老板。——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就是“不对称信息”,从全国全省来看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知道。

不过整体而言,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不对称信息。

例如你父亲只是县规划设计院的一个编制外员工,但是你们县的设计院图纸打印,是用硫酸纸晒蓝,还是工程机打工程图,这方面的信息,你也许会比外人知道的更清楚。

例如你舅舅只是乡下的一个普通农民,但是他种了十年的西瓜,十年中亏了五年,总结出了某品种的西瓜甜度更高,要到市里面买种子不要在县里买,种西瓜最怕的是被偷,有开车来偷西瓜的,所以一是不能睡囫囵觉,要上下夜有人值守换班,二是规模大了就控制不了。西瓜在雨水多的夏天一定甜味小卖不了钱。一定要卖给南方的贩子,能拿到现金,不要卖给本地的贩子,会压资金,等等。

每一个人的不对称信息,藏在自己的所有社会关系当中。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前五年最好是识别和消化现有的不对称信息,而不是想

当然的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业。

高手们是能够自发的拓展不对称信息的,但这要在有一定的商业经验和社会阅

历之后。

1.不对称信息的识别方法

11)最简单的办法,看有多少人知道。

你听到了网上宣传的加盟信息;走在街上感觉海澜之家赚钱;看“街客”奶茶店

人流量很大。这些一目了然的事情,你知道别人也知道。这个就不值钱。

22)不对称信息是特殊性的,公共信息是普遍性的

别人看你们班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班,都是十八九的小青年,看见的是共性普遍性。而你看到的是你们班全班男生酷爱梦幻西游,每天晚上都要联机网游,中午饭和晚上饭从来不下楼吃的特殊性。

33)公共信息是有序的,逻辑清晰的。不对称信息是无序的,有明确的缺点、漏洞或难度的。

不对称信息因为有亲临现场的当事人,所以对事情有感性、零碎的、不系统判断,有大量的局部细节。又由于已经深入到一定程度,所以必然有难以打通的环节和逆境。而公共信息就是看着形势一片大好。

再具体说几个法则:

1.不对称信息,主要指的是需求信息。需求离赚钱是相对最为接近的。而不是生产等环节性的信息,懂生产不意味着能赚钱。你会做这个东西,远远不足以支撑你做这个生意。

2.即使做公共信息的生意,也不要做处于不对称信息相对弱的一面的生意。例

如炒股,就典型的属于大资金的庄家居于不对称信息相对强的一面,散户处于相对弱的一面。

3.凡是说直接能赚钱的,并不需要劳动和辛苦过程的,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的。这种属于小道信息或者虚假信息。多数是对冲(赌博、投机),或者骗局。

(二)“驾驭无序化”的素质,是鉴别是否适合创业的首要条件

有不对称信息只是满足了前提,还要有实现能力。

将“不对称信息”加工成“不对称资源”。这种能力,我称为“驾驭无序化”的

能力。这个素质我认为是创业的主要素质,很多人为了钱想当然的创业,你要

看看你有没有这个素质再来干这个活。驾驭无序化也可以称为“驾驭不确定

性”。

青年们想像创业,觉得有一套步骤:一开发产品,二拿到风投,三扩大产品市场,四再拿风投,五坐办公室,六谈企业文化——这种设想是规律化的,确定性的。在这种步骤里面,好像只需要把事情做好,心理环境永远是朝气蓬勃或锐气勃发。而在实际的创业环境中,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要素不全。考验的就是要素不全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绝大多数人喜欢创业,喜欢的只是创业带来的副产品,“有钱”、“自由不用早

起打卡”、“做自己喜欢的事”、“逃避家庭安排”,而在本性上,在工作层面

上,喜欢的还是规律性、有序的劳动。而创业很多情况下是无秩序规则的、无法定性的、琐碎的。

很多人习惯了高中生活,连管理松弛的大学生活都不适应,更何况创业是一个资源全靠自己开创的事情,会更难适应。

创业能力有千千万万条,但是“驾驭无序化”、“驾驭不确定性”是一条基础

素质。

我写这一条,是为了能让一部分同志对自身能力进行识别。做一个医生需要七到九年的专业培养,临床还要再熟悉几年,但创业是一件无门槛的事,几乎人人做得,所以失败率也高。但是不做失败了,谁会觉得自己不行?

摆个卖衣服的地摊,就想着“要赚钱了”。现实中,你怎么避开城管的出没时间?

那一片地方摆摊的撵你怎么办?定价怎么设计才是卖得最多赚得最多的平衡点?从哪里去拿货?是主要卖爆款,还是各种样式都来?全码要进的货太多,摆摊是不是只放均码?手里的存货设计到多少为合适?砸在手里怎么办?试衣怎么安排?

你是不是创业者,有没有创业者的素质,就你看对这些没有规则的无序性的东西,是否有兴奋感和破解欲了。如果你觉得痛苦,那你这种素质就不具备或者需要训练。

例如没钱了资金流断了,有人就认为客观条件不具备了。像任正非开发产品没钱,他在九十年代初的办法是,谁有关系给单位借来一笔钱,谁可以不上班,却按时拿工资。(符合当时人的思维方式)。我认为这个非常有特点,如果贸然的给一笔钱当奖励,就打乱了当时的人挣钱的节奏。

看似寻常,但我觉得这一手做得非常精通人性,非常高明,事实上任正非也弄到了钱。

有的企业很大了,一把手主要处理的还是无序化的东西,,或者说是从无序中设计出来有序——而有序性是员工处理的事。

总之,

假如你选择的领域有“非公共信息”、“不对称信息”的需求和市场。

假如这个领域属于社会性行业而不是一两人捞偏门发财的冷门暴利行业

假如对无序化感兴趣、而不是感觉到痛苦。

那事情就可以开始启动了。

(三)论“民主决策、创新、制度化、理想情怀、做品牌”

大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比较容易学到这样几个书面知识。但在实践中用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这几条分别是“民主决策、创新、制度化、理想情怀、做品牌”。这些东西听起

来都是褒义的,伟大光荣正确。适合企业管理咨询人员,用来教育大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但有的人学了回家就要改造家族企业,给小卖部做个Logo、Vi,这就是“下车伊始,哇啦哇啦”(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

有这样几个见解:

1、建立独裁能力。

独裁不是一种道德术语或政治用语,而是一种能力,你想独裁也不见得做得到,你得有这个级别的心志和心智。绝大多数小企业主,自己心理尚且脆弱,很多时候找几个人民主讨论就变成了责任推诿、相互妥协。

2、抄袭商业模式。

创新是有试错成本的。事实上,华为、腾讯这样的大企业也主要是采用“跟随策

略”。中国内地,发展经济也多年模仿新加坡、香港,所以更别提你小企业了,

你误投资3万块钱就可能伤了你的元气。所以尽可能做别人做过的事情。你自己原创一个县级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sh/62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