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遗说唱新事用新事丰富非遗松滋说鼓子敲进寻常百姓家

  “欢天喜地来报喜,鸦鹊子飞到堂屋里,鸡蛋笑得满脸红,喜糖也穿上红外衣……”日前,松滋市群艺馆才知剧院,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说鼓子”上演。5名女艺人身穿旗袍,面带微笑迈碎步,走向矮脚小鼓前,富有韵味的鼓点一敲,观众们立刻围了上来。

  演出结束,主唱沈萍走下舞台,脸上的妆还没来得及卸,就走进道具间熨烫演出服。这名在群艺馆负责服装、业余学唱说鼓子的女艺人,是已故松滋曲艺名家、非遗传承人沈兴亚之女。她告诉记者,台上演的曲目叫《朝祝》,说的是家中添丁,亲友来贺,两亲家发生冲突又和好的故事,无论在剧院还是下乡演出,都广受观众喜爱。“最好的非遗是活态传承,得让人们经常见。”沈萍说。

  松滋群艺馆馆长覃子珊介绍,松滋说鼓子原名“说古书”,在松滋流传已千年。演唱说鼓子要“似唱似说,似说似唱,说唱有板,字句行腔”,题材从街谈巷议、民间逸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幽默笑话、人生疾苦等无所不包,并以松滋“南五场”的地方语言为基调,乡音土韵,幽默诙谐,通俗易懂。

  “家家泼辣成哒主心骨,照顾起外孙不含糊”“爷爷要换尿不湿,家家偏要换尿布……”《朝祝》诙谐幽默又贴近生活的唱词引来观众阵阵笑声。据了解,松滋16个乡镇的每个村都有说鼓子艺人。逢年过节,说鼓子演出必不可少。松滋市每2年举办一次说鼓子大赛,赛程2个多月,参赛选手既有文化站长也有民间艺人,既有政府公务员也有在校学生。参赛曲目题材大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反映身边真人真事。

  松滋市文广局局长向家炎介绍,每一届说鼓子大赛都会掀起群众文化活动热潮,让更多人全面了解、挖掘、整理、收集、保护和传承说鼓子这一文化瑰宝。同时,也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再现松滋城乡建设的可喜变化和家乡人乐善向上的精神风貌,对提升松滋文化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唢呐呱呱呱地叫,鼓儿咚咚咚地敲,唱一段松滋说鼓子,龚老爹出嫁到长寿漕……”这首新曲目叫《龚老爹出嫁》,反映老年人再婚的故事,新一届说鼓子大赛即将开始,沈萍准备用它去献演参赛。记者离开时,沈萍又开始了练习,她信心满满地说:只有讲述观众爱听的新鲜事,又保持原滋原味唱腔的曲目,才会受欢迎。

来源:湖北日报   制作:雷 鸣 

责编:胡庆华    编审:廖义华

松滋新闻   松滋市委唯一官方   聆听发展脉动   共写松滋精彩    

 szxw

sohu.







































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sh/60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