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养生人对抗湿气,都绕不过一碗红豆薏苡仁。

但为何有的人越喝越迷糊呢?

因为这个食疗方只适用于体内有湿热的人;如果是气虚、阳虚的人,就不适合用这个方子,更不能长时间吃,否则神疲乏力的不适症状会加重。

怎样判断自己是什么体质,可参考下方小程序哦。

同为“祛湿”,却有别

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疰夏”的主要原因。

脾主运化,脾虚会导致湿气积聚在体内,引发多种疾病。

而湿气又因其性质重浊而黏腻,阻滞脾的气机,妨碍脾的运化,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夏季“祛湿”的确能起到养护脾胃,预防或改善“疰夏”症状的作用。

但需注意,“祛湿”是一个总原则,因湿气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却有着不同类型——

二者虽都需要“祛湿”,却不能混为一谈。

由此可见,“健脾祛湿防疰夏”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万人一方。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管是健脾利湿还是清热祛湿,都要看个人的体质、症状,针对病因及类型进行治疗或调理。广为流行的“红豆薏苡仁粥”确有一定的祛湿功效,也是流传最广的祛湿食疗方。

但这个食疗方只适用于体内有湿热的人;如果是气虚、阳虚的人,就不适合用这个方子,更不能长时间吃,否则神疲乏力的不适症状会加重。

要想“祛湿”,须做到三个“对”

想通过食疗方达到“祛湿”效果的人,一定要掌握三个“对”。

一是食材对

就以红豆薏苡仁粥为例,这道祛湿食疗方中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跟真正的红豆还是有所区别的——红豆养心,赤小豆祛湿。

从外形上来看,红豆偏圆,个头较大;赤小豆较细长,个头稍小。若是食材不对,吃了“秘方”也往往没有疗效。

红豆偏圆,个头较大

赤小豆较细长,个头稍小

二是分量对

中医的食疗方,也讲究材料及其分量的搭配,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随便抓两把”的方式,不仅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反效果。

三是时间对

食疗方食用的时间长短都是有讲究的,即使是体质适合的人,也不能长期大量食用,症状改善或消失后,就应减量或停止食用,否则可能“过犹不及”。

要准确掌握这三个“对”,都需要医生的指导,因此,建议大家在使用前先找医生辨体质,再经医生的指导来选择合适的祛湿方法。

作者:谢吟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sh/154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