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茯苓膏都不陌生,特别是在这个长夏、潮湿的三伏天,很多家庭都会把它作为小零食存放在冰箱,既美味又养脾胃,特别适合那些食欲不好、不想吃饭、食后腹胀、一吃寒凉和油腻食物就会出现腹泻、面色萎黄、容易疲乏倦怠、营养不良、稍微触碰一下就会出血的人; 除了茯苓膏,还有茯苓糕、茯苓夹饼等健脾开胃小点心,更是成为誉满全球的小吃食,是人们颇为熟悉的补益佳品。养生学家这样来描述茯苓“千年以上者,变化为兔,或化为鸟,服之轻身,成就仙道”。 茯苓是一味神奇的中药材,据传说,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时,连续几个月下着绵绵细雨,导致大部分将士因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而患上了风湿病。情况十分紧急,战局即将失败,成吉思汗非常焦急。后来,少数几个士兵偶然服食茯苓,治愈了风湿病。成吉思汗听说此事后感到非常高兴,他立刻派人前往盛产茯苓的罗田县,运来大量的茯苓供给将士们食用。士兵们食用茯苓后,他们的风湿病症状得到了改善,最终成吉思汗成功地赢得了战斗。茯苓治疗风湿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广泛传播,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味神奇的中药材。 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苓、松木薯、云苓、白茯苓。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 生长特性:生于松树根上,分布于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 采集:通常栽后8~10个月茯苓成熟,一般秋春间采挖,其成熟标志为苓场再次出现龟裂纹,扒开观察菌核表皮颜色呈黄褐色,未出现白色裂缝,即可收获。选晴天挖出后去泥沙,堆在室内盖稻草发汗,等水汽干了,苓皮起皱后削去外皮,干燥。 药材性状: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状皱缩,内部白色稍带粉红,由无数菌丝组成。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有镇静、抗溃疡、防止肝细胞坏死、保肝、增加心肌组织K+含量、减轻卡那霉素中毒性耳损害的作用。有抗肿瘤作用。 药用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别录》 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心腹胀满,小儿惊痫,女人热淋。(甄权) 补五劳七伤,开心益志止健忘,暖腰膝,安胎。《大明》 止渴,利小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元素) 逐水缓脾,生津导气,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腠理。(李某) 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好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入丸、散。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注意事项: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家用养生 ①煮粥:茯苓粉、莲子、薏苡仁各10克,大米50克。共煮粥食,可养心安神。 ②代茶饮:茯苓适量,研为细粉。每次取1克,以沸水冲泡,加少许蜂蜜凋味,代茶饮,可美白养颜。 ③做面膜:茯苓粉30克,鸡蛋2个。鸡蛋取蛋清,与茯苓粉、适量水调糊,敷面部20分钟。 医院温馨提醒:中药材的使用需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擅自随意使用。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sh/152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