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取一份温暖,能让人充满力量,勇敢前行;铭记一些痛点,同样能唤醒人心,促人警醒。

百姓的生活,是一个社会的真实剪影。回眸即将过去的2015年,一些遗憾、伤痛与种种令人振奋的进步同在:群众“跑断腿”“磨破嘴”、旅游文明缺失,商家漫天要价;看起来环境安全的校园,竟会隐患重重;甚至在旅途飞行中也有可能利益之争遭遇“生死门”……

群众利益无小事,梳理那一次次直击人心的民生痛点,不是为了留住伤痛的回忆,更是为了一个社会更好地前行。

“你妈是你妈”——期待权力的任性刁难真正成为历史

这一年,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的“奇葩证明”频频被曝光。

出国旅游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老人领养老金需要证明自己“还活着”,再婚生娃要前任配偶开证明……

明明可以由政府部门通过内部信息共享来解决,却偏偏要办事群众自己去“跑断腿”“磨破嘴”,网友纷纷吐槽“老百姓办个事咋就这么难。”

这不是“趣闻”,而是“重症”。“证无可证”的无奈背后,是一些办事部门职能转型仍未到位。出于自己的方便,或者因找不到法律法规硬性要求怕担责任,便拿“证明”做“护身符”,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不合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摆到突出位置,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人们衷心期望,以此为切入口,各级政府能真正扭转“老爷”思维,主动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同时加大问责追责力度,让老百姓办事不再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38元大虾”——管理和制度不能永远“在纸上”

这貌似是一场无良商家和弱势顾客之间的争端:

十一期间,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吃饭遇到宰客事件,38元一份的“海捕大虾”,结账时变成是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

同样在这个长假,云南泸沽湖现“天价”石斛一把要3000元,游客缴纳400元才得以脱身。而早在5月,华山景区山顶一宾馆则被曝出15元一碗的“天价米饭”。

但是,一连串的“宰客”事件已经让社会公众发出了响亮的追问:各地市场秩序管理,为何屡现空白?本该畅通的投诉处理机制,为何频频遭遇处理“踢皮球”、处罚机制不“给力”……有关部门必须痛定思痛,完善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不让消费者每一次就餐都提心吊胆,每一段旅途步步惊心。

 

“毒跑道”——究竟还有多少看不见的安全漏洞

今年10月,苏州一小学被曝出“毒跑道”事件,十多名学生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家长认为与新建塑胶跑道有关。紧接着河南、上海、深圳、安徽等多地学校也相继发生“毒跑道”事件,引发社会高度   两个不同的领域,一个共同的追问:究竟还有多少安全漏洞隐藏在我们身边?不能再等出了问题,才幡然醒悟。 

南航“生死门”——谁来面对“责任”和“利益”的拷问

11月份,一则名为“南航CZ6101——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的微博长文以及随后披露的问题,迅速引发了全社会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sh/128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