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1日和9月13日,国家主席毛泽东两次接见朱仁祥(左二)等同志。湘阴资讯翻拍。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金黄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一个秋明月圆的日子,我寻访了回乡探亲曾经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劳动模范朱仁祥先生。 朱仁祥年5月18日出生在湘阴四甲一个贫苦的手工艺家庭。父亲虽说是远近闻名的老木工,但家里人多。要靠父亲一个人挣钱还是难以养家糊口。所以朱仁祥只读了四年书就再也没进过学堂门。年朱仁祥与本地高岭村甘玉梅女士结婚,年生一男孩取名朱定国。同年8月朱仁祥经同乡好友介绍去武汉中南军政委员会建筑队做木工。一干就是四年,他在建筑队吃苦耐劳,勤学苦干,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他参加过荆江分洪、南闸、北闸重点工程建设。回武汉后朱仁祥又积极投入建设中南民族学院等工程。年春开始筹建武钢,那时朱仁祥已是武钢二工程队党支部书记。他所带领的工程队一直是全武钢的先进单位,多次出席湖北省先进集体表彰会。 提到毛主席见面,朱仁祥先生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主席那是年4月10日傍晚,公司领导通知我换去工作服,顺便在同事家借一件中山装和一双皮鞋去武昌窑家岭大礼堂看文艺演出。不知是谁说今晚中央领导来看戏,大家都在猜测。”9时正,全场掌声雷动,毛主席在罗瑞卿、王任重等领导的陪同下走进大礼堂。主席坐在第六排正中间,左边是罗瑞卿、右边是王任重,还有李银桥。主席一边抽烟,一边喝茶,神采奕奕,谈笑风生。我坐在第七排,我们劳模后排都是厅局级领导。回家后,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妻子问我:“为什么?”我只说:“旧社会我们乡下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第二次见到毛主席是同年9月13日,我去上班,工段长徐善祥通知我去武钢总公司开会。因为头天下雨,路上泥水多,我的工作服弄脏了,又临时去同事家借衣服借皮鞋,匆匆地朝总公司走去。刚到总公司接待室,有关领导告诉我:“武钢一号炉出铁,毛主席来武钢视察,今天把你们12位劳动模范请来见见毛主席。”朱仁祥说到这里,眼睛湿润了。 本文作者(右二)与朱仁祥(居中)一家人共餐。湘阴资讯翻拍。 我连忙点燃一支香烟给他,请他继续说。“我们中饭后等到下午3时,就往武钢一号高炉走去,当时苏联12位专家已在那里等候。苏联专家站在左边,我们站在右边。这时,李银桥同志扶着毛主席走上一号高炉楼,陪同主席来的有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等有关领导。毛主席和我们一一握手。我激动地说:“毛主席好!”主席忙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说实在话事后半年我不知道有毛主席接见我们的照片。只听人讲电影新闻记录片上看到我的镜头。又有人告诉我,不知在哪本书上看到毛主席接见我们劳模的照片。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新华社一位记者坐在高炉的航车上拍摄的珍贵镜头。当时我去新华书店买到了那本书,就是现在的这本《毛主席来湖北》。” 朱仁祥一边想一边介绍他以后的有关情况:“年我离开武钢调河南郑州工作。年从河南郑州调到贵州遵义,在遵义干了十年。那时我是冶金部七冶建设公司党委常委,时值文化大革命,党委一班人都要挨斗,我也是‘走资派’,关进了牛棚。我一边挨斗,一边搞工程,他斗他的,我干我的事。年我离开贵州调广西柳州工作,这就是来宾冶炼厂,离柳州市有80公里路。年我提为处级干部,年9月退休,大儿子朱定国从部队回地方瑞苹果铝厂工作,女儿朱定纯在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第十一建设公司工作,三儿子朱定伟在柳州工程机械厂工作。老伴甘玉梅身体很好,全家都很幸福,只是人老了,总是想回湘阴老家,也许是人老思故乡的缘故吧。” 岁月沧桑,当年的朱仁祥先生已是满头白发了,回忆往昔岁月,他流露出的是幸福和怀念。是的,那些难忘的日子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是他精神的安慰和鼓励。 三年前,一个深秋的雨夜,我拨通了朱仁祥先生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老伴,甘老太太告诉我:“朱先生走了……”我放下话筒,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转眼又是一个秋天,寄一份秋的思念。 (张立人,系湘阴文体广新局老干部。本文原标题《秋的思念》。) 作品投稿|广告合作|新闻宣传|活动策划 yangjian20065 广告合作消除白癜风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mt/65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