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局太白分局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 http://www.taibaizx.com/tbxjs/7238.html

年进度条君已经快挂掉了,这一年,医疗行业也是风风雨雨,大事件频出,对于不关心的人是过眼云烟,对于业内人士,则是心神动荡。下面,就让壹医考带领大家一起对年医疗行业大事件做个终极盘点,看看这些跟我们切实相关的制度改革都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利与弊!

1

《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1月26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其中增加了多项新的工作,其中就提到了"医院将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这一编制创新改革对事业单位里的编外人员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文件指出,将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会同中央编办开展医院编制管理创新研究,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一时间,"医院去编"的消息在医疗界迅速蔓延。然而到了11月份,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公开表态:"不纳入编制管理的相关文件尚未出台,为此,后续的人事管理的衔接办法也暂时没有办法做。"这就意味着,部分事业编"退编"将暂缓。

微评: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医院医疗体制下的核心供给端,也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医院"去编制",已经成了当前医疗圈最热的话题之一,围绕去编利弊的争议一直在进行。随着当前医生薪酬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医院逐渐取消编制,已经是大势所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15年内,将会有数以百万的医务人员"没编儿"了。

2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

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提出到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2月6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再次指出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

微评:这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规划,说明中医药发展已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药以及民族医药拥有强大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优势。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加剧,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需求日益迫切。

3

《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

3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3月4日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中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共个),应在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其中需开展临床有效性试验和存在特殊情形的品种,应在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

微评: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对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医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魏则西事件

4月12日,魏则西年仅22岁的他在咸阳的家中去世。魏则西被查出得了滑膜肉瘤,绝望之际在百度搜索看到了新疗法的推荐,之后在武警二院进行了4次生物免疫疗法的治疗,花了二十多万元,医院不顾病人生死的欺骗引爆了大众的愤怒。

微评:则西之死,究竟孰是孰非,医疗机构、广告平台、乃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进行深层次反思。

4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

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医改试点省份要在全范围内推广两票制,鼓励一票制,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直接结算货款,药企和配送企业计算配送费用。今年新增了四个医改试点省(市),使国家医改试点省(市)达到了8个,即安徽、福建、江苏、青海、陕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四川省(市)等。新增个试点城市,使全国试点城市达到个。

微评:医疗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在于以药养医的机制壁垒。两票制的推广既降低了药价,医院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维持良性运转,一举多得。两票制在医药流通领域的推广将会加速行业的洗牌,配送力强的公司整合吞并省级代理商业公司必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5

黑丝带

5月,60岁的陈仲伟医生医生在自己家中被一位患者砍30多刀,身上随处可见都是刀伤,小肠可见刀伤,足后跟也被斩断了。在医疗界,乃至社会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从市民到医生自发悼念致哀。

微评:医生和患者,本该处在同一战壕,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只有医生人身安全了,病患才有尊严可言。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对病患没有一丝好处,只能使得医生胆子越来越小,为自我保护,检查越来越细,既不利于医学的发展,也加重患者的治疗负担、延误治疗时机。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加速推进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拓宽医疗保障的覆盖面,解决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相对匮乏的问题,才能实现医患和谐。

12

《关于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9月30日,人社部发布发布了《关于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此次药品目录调整分为药品调入和药品调出,调入药品重点考虑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地方乙类调整增加较多的药品以及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职业病特殊用药等;目录内原有的药品,如已被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应予调出目录;存在其他不符合医疗保险用药要求和条件的,经相应评审程序后可以被调出目录。

微评:这是自9年调整时隔七年,国家再一次启动了医保目录的调整。有业内人士指出,医保目录的调整,将对药品市场布局和营销手段进行利益重排。

13

纱布门

10月,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报道的了一则新闻:山东一女子剖腹产后,肚子一直疼了,是医生“忘”在她肚子里的纱布,将医生推到了风口浪尖!可喜的是正义虽然迟到还是到了,被广电总局报道为报道失实,还了医生清白。患者直到12月,终于出院。

微评:拒绝有色眼镜,不要再让兢兢业业的医生们背锅了。

14

年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10月9日,人社部发布通知,提出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努力实现年底前所有省(区、市)出台整合方案,年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而在1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强调,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点任务,各省(区、市)要于年6月底前对制度整合作出规划和部署,各统筹地区要于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重庆、宁夏、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省(区、市)已全面实现两保合一的整合工作;河北、湖北、内蒙古、江西、新疆、北京、广西8省(区、市)已出台整合方案。

微评:城乡医保整合以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将从原来的"3+1",即从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救助整合为"2+1",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对于老百姓来说,整合后可以实现不分城乡,不分农民和城里人的身份,大家享受一个制度,一种政策,这样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均等化,也有利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15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

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出了:到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再增加约3岁达到79岁,健康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等战略目标。

微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战略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与此休戚相关的生物医药产业,在新时局下无疑将造就更多的机会,涌现更多的结构性机遇。

16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11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规范医师执业活动,加强医师队伍管理,国家卫计委拟将年7月16日开始施行的《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修改为《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师执业注册管理。现起草完成《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年12月2日。

微评:规范医师执业活动,加强医师队伍管理不容忽视,需加大力度,加快速度。

17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

11月8日,中办国办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医院改革一直是医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今年9月5号,国家卫计委和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做好年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虽然也提到了医院改革,但整体还是避重就轻。而此次《意见》则一反常态,数千字内容提及"医院"达40处,提到"医院"的字眼也多达25处,医院改革的诸多领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微评:《意见》中释放出来的讯号可以预见,接下来医院去行政化、院长年薪制等实质性动作,将全面展开。

面对年医疗界的各种变革和风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扫描以下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beishengzx.com/hbmt/120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