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数字人事”? 答:“数字人事”是一项创新干部管理方式、提升干部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通过全面、及时、准确的记录和科学运用税务干部“德、能、勤、绩、廉、评、基”(评:公认评价,基:职业基础)等各方面数据信息,对税务干部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实现干部管理日常化、日常管理指标化、指标管理数字化、数字管理累积化、累积管理可比化、可比管理挂钩化、挂钩管理导向化。 2.如何理解推行“数字人事”的意义? 答:“数字人事”是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它是干部人事工作的一种探索。“数字人事”使干部管理工作有了“千里眼”,大家做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有了“顺风耳”,无论你在何方,你的心声,领导都能听到;有了“神算手”,你到底怎么样,能得多少分,算得非常准;还有了“体检仪”,干部各方面表现,德、能、勤、绩、廉、评、基,用“数字人事”一衡量,都出来了。 3.为什么要推行“数字人事”? 答:一是贯彻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加强干部管理、平时考核的一系列制度规定。推行数字人事、创新干部管理机制,既是贯彻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具体体现,又是创造性落实干部管理规定的重要举措。 二是全面推进税收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税务总局党组明确提出了到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的目标,而建设高效清廉的组织体系,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推行数字人事、创新干部管理机制,是建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高效清廉组织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助推税收现代化、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保障。 三是激励税务干部干事创业的迫切需要。在干部管理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形势下,推行数字人事、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在税务干部培养考核使用工作中有效运用量化管理和信息管理,是激发税务干部队伍活力、激励税务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税务干部全面发展、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平台,是坚持倾情带队、严管善待、打造税务铁军的必然要求。 4.推行“数字人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要求,坚持党管干部、严管善待、积极稳妥、试点完善的原则,开展数字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促进税务干部全面发展,为实现税收现代化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5.“数字人事”的实施路径是什么? 答:平时考核。考核干部坚持平时与定期相结合,注重平时考核。评价干部既看当前又看一贯,既看显绩又看潜能,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数字管理。发挥数据管理强大功效,全面量化计分。建立税务干部个人成长账户,全面记录税务干部成长轨迹,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科技支撑。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数字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做到于法有据、于事简便,既客观汇集干部信息,又高效便捷易行。 6.“数字人事”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按照管理加服务、制度加科技、定性加定量、内部加外部的基本思路,创新干部管理理念方法,以税务干部职业发展为主线,以个人成长账户为载体,以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实现干部管理日常化、日常管理指标化、指标管理数字化、数字管理累积化、累积管理可比化、可比管理挂钩化、挂钩管理导向化。 7.如何理解“干部管理日常化”? 答:干部管理日常化。强化干部日常管理,注重干部日常表现,坚持以平时考核为重点、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及特定时点考核相结合,通过按日(周)记实、按月评鉴、按季考评、全年合计的方式,及时记录和考核日常工作、德才表现等各方面情况,解决“平时不算账、年终糊涂账”的问题,引导干部把功夫下在平时,促使干部敬业守责、履职尽责。 8.如何理解“日常管理指标化”? 答:日常管理指标化。科学规划干部整个职业生涯,建立职业基础、业务能力、领导胜任力、日常绩效、公认评价各方面多层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税务干部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解决“工作没目标、干活没压力”的问题,发挥指标的导向作用,提升干部队伍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9.如何理解“指标管理数字化”? 答:指标管理数字化。运用大数据理念方法,量化干部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对所有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设置不同权重,折算成分数,用数据说话,定量展现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解决“看人凭印象、用人拍脑袋”的问题,增强干部管理科学性、客观性、精确性。 10.如何理解“数字管理累积化”? 答:数字管理累积化。建立税务干部个人成长账户,科学分类、连续记载税务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每项指标数据,实现时时累积、次次累积、逐年累积,展现干部成长轨迹,解决“平时无数据、长期无积累”的问题,为干部管理提供长期完整数据支持。 11.如何理解“累积管理可比化”? 答:累积管理可比化。建立规范统一的指标体系、权重配比、计分规则,实现同级同类人员横向综合对比和单项对比,以及税务干部个人不同时期纵向综合对比和单项对比,解决“想比不好比、对比不科学”的问题,为各级税务机关干部管理使用以及个人自我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12.如何理解“可比管理挂钩化”? 答:可比管理挂钩化。数字人事是基础,党管干部是根本,可量化但不唯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合理确定分数段,作为各级党组考核培养管理使用干部时的重要参考,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13.如何理解“挂钩管理导向化”? 答:挂钩管理导向化。综合数据与干部管理使用挂钩,推动实现正向激励、负向约束。建立重德才重实绩的正确选人用人机制,形成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解决“用制度和机制促使税务干部永葆一身正气、一生正气,做到一心向上、一生向上”的问题。 14.“数字人事”的试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答:年9月1日起,先在江苏、山东省国税局机关和部分市国税局开展数字人事试点;10月1日起,在湖北、陕西省部分市区国税局开展试点;12月1日起,在江苏、山东省国税系统开展试点。 年1月-12月,在湖北、陕西省国税系统开展试点,选择1-2个计划单列市国税局、5-6个省区市部分市县国税局开展试点。全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国税系统。同时,年初选择部分地税系统地市局开展试点。 年1月-12月,逐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三分之二的国税单位;并逐步扩大地税系统的试点范围。 在总结完善、持续改进的基础上,适时推行到全国税务系统。 15.“数字人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打基础,明确职业规划 科学编制招录计划,合理设置职位条件,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量化记录新进人员学校、学历、学习成绩和考录信息。强化初任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岗位实训相结合,提高新进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打牢干部职业基础,明确干部职业发展规划。 (二)立支柱,促进全面发展 建立分类分级分档的业务能力升级管理制度,坚持自学为主、助学为辅,鼓励干部钻研税收业务、提升业务能力。完善税收执法资格考试管理制度,推进税收依法行政。 建立领导胜任力测试管理制度,激励领导干部持续学习、不断提升领导胜任力。全面量化记录领导干部选拔、试用期转正以及巡视、经济责任审计、干部离任检查、党建工作落实、重大政治活动、关键时刻表现等专项考评数据,准确评价领导胜任力。 落实日常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采取组织绩效挂钩、个人记实领导评鉴、职能部门事项记录等方式,全面量化记录干部工作完成及德才表现情况。 健全公认评价制度,坚持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干部“德、能、勤、绩、廉”现实表现,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