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玩儿不了《越野千里》主角贝尔格里尔斯那样的极限户外,但是不妨碍我在轻户外的路上,遇到不同得风景、认识不同的人。优秀如你,伴随着我们快乐的精彩。 一直想写一组关于这些年户外活动总结性文章,几次起笔,几经焚稿,希望这次坚持下去,写完自己的心路历程,写尽一路走来的深情种种。 ——题记 第一篇越野千里——户外行之初梦 这些年“初心”这个词成为了,心灵鸡汤的基础配料,在这里我就翻出自己的户外“初梦”,来纪念岁月里户外行初时的懵懂。 生长在熊耳山、崤山、洛水之间的那片黄土地上,注定了这一生都会喜欢徜徉在山水间、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里,带给自己沁人心脾的心旷神怡。 第一章初梦方兴 自己的第一次户外行大概是在高一那年的暑假,正值十六岁花一样的年岁。当时我和吴少、老断、斌,四个从我家出发,背着我家的塑料彩条蓬,带着吴少家的的铝水瓢(准备当锅使,也的确当锅使了),简单带了几袋方便面和一些干粮,就踏上了去往白马涧的征程。 当时白马涧在驴友圈还不太出名,神灵寨也是刚刚开发,花开的年纪,带着追随初梦的心,我们出发了。到了涧口街,老断给家里打电话,家里说有事,就临时退出,就剩我、吴少、斌三个继续前进。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路,只是从去过的大人和朋友里面听说过砚凹这个村庄,一路打听,向山而行。 记得那天之前刚刚下过雨,路还比较泥泞,当时的农村水泥路还很少,好在山麓塬上的路,排水便利,走的人少,还可以走。具体怎么走到山前,由于年代久远,我已经记不得了。我们沿着五里渠进去,顺住山脊上放牛人的羊肠小道往里走,直接奔向最近的山峰。只到半坡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找了一处比较平的平台,扎营,生火煮方便面。 记得当时找住宿的地方,我们毕竟第一次野外露营,也没有经验,但是也有一些小聪明,我们找了几头山上人家散养的牛过夜聚集的地方附近,防备可能有的野兽袭击。我们三个轮流值夜,天蒙蒙亮就简单吃了点东西,再次向着山顶出发。 在上山的时候为了减轻负重我们把蓬和其他东西放到了山下,向着高峰出发,为的是看到心仪的日出。去的时候的山坡上山韭菜怒放着韭花,菲芳沁人韭花香弥散在山坡上,回来的时候我们也摘了不少韭花,后来回家后拌上盐和醋捣碎,鲜香无比。之后这么多年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么稠密的山韭菜丛、那么美丽的山韭菜花、那么鲜香的韭花美味…… 我们上到最近的山峰,发现山的那边是山、还是山,层峦叠嶂。那天天气不太好,太阳一直躲在云雾后面,跟我们玩儿着捉迷藏。在上顶我们清晰的看到,云彩飘在脚下的山塬河川之上。极目四望,河流村庄山塬上点缀着点点白云,美不胜收(大概这个年代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毕竟雾霾已经无处不在)。 我们决定踏上返程,沿着上来的路返回。风云突变,云雾渐渐弥漫起来,遮住了路以及远处的景观。第一次有了行走云端的感觉,清凉的水汽云雾,随微风拂过皮肤,在溽热夏天里,带给人的清爽,让我这也多年念念不忘。在一个岔路口,我们也华丽丽迷路了,在同一个路段兜了两圈,我和斌还爆发了冲突。他是一个乐观的人,希望去挑战,继续寻路。那时我很悲观,不想再浪费体力,主张在原地等候,等到云开雾散,再找路回去。吴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现在想来自己当时那种极其恶劣的态度和情绪是不能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不应该有,尤其对自己好朋友。 好在,我们运气不错,在莽莽群山里居然碰见了一个附近村子里来山里找牛的老爷爷,热情的给我们指出了下山的路,高兴的我们忘却了前面的不快。多年以后聊起那些经历,斌也一直开玩笑说那个老爷爷就是从天上下凡来给我们指路的老神仙…… 那天回程,我一再告诉我自己这里我还会回来,没想到,一等就是十一年。十一年后,我带着驴友重走白马涧,白马涧已经成为顶级的省内全装的户外线路,这是后话。 第二章初梦未艾 高二那年我们17岁,暑假我们又开始户外之路。这次去的近也很偶然。那天我们去陈吴老朱家玩儿,看到他家不远处就是山,所以我们临时决定去山里看一看。 这次我和吴少、筱石、老断、欣蕊一起,到老朱家已经临近中午,吃过饭,我们向山里出发。听老朱说上面有一个水库,我们顺着溪水沿着山谷边走边玩儿一路走到水库大坝。到达水库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简单玩耍匆匆踏上回程,到达老朱家天已完全黑完。 简单吃过晚饭,我们踏上回程,时间已经不早,我们一路走回学校超过12km,到学校已经半夜。回到学校不久,路上淅淅沥沥的小雨逐渐下的大了起来,十七岁的雨季,渗透着山水的记忆…… 高中三年我们一直喜欢爬山,学校后面不远的凤翼山和闯王坡是我们跑的最多的地方,每逢周末,甚至有些比较闲的夜里我们都会爬山,释放学校里积蓄已久的压力。爬山,是当时我们不多的的放松方式之一。 高三的清明节,我和冰哥一起,准备骑车去三门峡。我们骑行不到十分之一我的自行车都坏了,只走到了大石涧大桥,就不得不折回。 这是初梦刚萌的时间,我们不知道未来路向何方,却开始试探着上路。山水之间,花开雨洗,是初梦的记忆。初梦方兴未艾,我愿意长梦不醒沉醉在这最真最美的年华里…… 第三章人物小志 多年以后,老断先毕业后去了天津做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后辞职专一用两年时间完成注会考试,期间短暂在帝都停留,后落脚S城,去了一家世界强外企做审计,后成家买房,和汀汀一起,过上了希望的生活,但也要奔波在嘉定和陆家嘴之间…… 吴少辗转苏杭,最终在S城落脚,在一家外资器械厂商做着售后技术服务的工作,他的注会也过了五门,快考完了。他和老断曾经有一段合租在一起。作为最早去S城,后又离开的逃兵,看到他们积极的把S城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委实让我艳羡不已。 斌毕业后跟随十三局,在非洲呆了好几年,挣了好几年美刀。他出国之前在S城有过一段培训,但是我当时刚刚在S城入职,忙于工作,所以也没能见一面。他现在帝都,前两年也和我一样胖若两人,他和莎的婚礼由于工作原因也被耽搁我没能参加,现在孩子都可大了。 筱石毕业后外派江西呆了两年,期间他认识了文文,后回到Z城,放弃本来专业,做一份文员类的工作,这两年他们自绝于网络社交媒体,删除了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北京中医白癜风研究院
|